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2
2
2
3
第三章施工总体计划 5
第四章钻孔灌注桩施工 6
6
6
7
7
11
12
第五章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
14
16
17
第六章进度保证措施 18
18
18
第一章编制依据
1、业主下发的开阳县工业园区金中片区外环公路工程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及合同。
2、国家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施工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3、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地貌的具体情况,但无地勘资料。
4、我单位现有的机械设备、劳动力、技术力量和工程管理水平。
第二章工程概况
开阳县工业园区金中片区外环公路为南向西北向,全线设桥一座,跨度5*30米,为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5+。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桥梁宽度:,++
3、桥面横坡:%
4、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5、设计基准期:主体结构100年
6、地震:,对应地震烈度Ⅵ度,按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防。
7、桥梁主体结构设计
(1)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体系,由标准跨径5*30m先简支后连续组合小箱梁组成。
(2)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重力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桩基直径180cm,桥台桩基直径120cm。
<一>地形、地貌
桥位区K5+708~K5+783段,为梯状耕地,岩层为顺向坡,自然横坡20°;K5+783~K5+858段地形较陡,岩层为反向坡;斜坡地带有地表基岩裸露。桥台区地表第四系覆盖层广泛分布西侧,厚度0~1m,,变化较小,相对高差30m,属溶蚀低中山沟谷地貌。
<一>气象、地震
测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霜冻期短的气候特点。~℃,年平均降水在1140~1290mm左右;~,~;平均日照1255~1235小时;年均无霜期270天以上。
查《贵州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得开阳县属地震烈度为Ⅵ地区,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设防。
<一>地质构造
拟建大桥为区岩层产状80~100°∠10~15°,单斜产出。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中统娄山关组(∈2-3)地层,岩性为白云岩,褶皱、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岩体节理发育主要有:260°∠70~82°,180°∠80°,75°∠70°~80°;走向为20°~200°(倾角近90°);层间裂隙等。~5cm,裂面较平直,岩体内部分裂隙为白色方解石脉充填,胶结较好。
<二>地层岩性
根据地表地质调绘和钻探揭示情况,桥尾陡坡有基岩出露。上覆第四系为耕作土等,下伏寒武系中统娄山关组(∈2-3)白云岩地层,出露地层岩性从新至老一次为:
1、第四系覆盖层(Q4):
坡积层(Qel+dl):灰褐色,主要为耕土。该层厚度较薄,厚度为0~,,结构松散。
2、寒武系中统娄山关组(∈2-3):岩性为白云岩,灰白色,中厚层,含少许白色方解石脉。上部岩体破碎。岩体被不同方向的两组节理裂隙和层间裂隙切割成碎块状,上部呈强风化,岩石破碎;中下部岩质较新鲜,为弱风化,岩石较完整,岩石为较软岩,钻探岩呈柱状(节长3~20cm)、少量块状等。灰岩上部钻进跳动较大。
3、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j):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中厚层。岩芯较完整,呈短柱及柱状。
<三>水文地质条件
桥位区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流。
桥位区地
钻孔孔桩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