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的真实情感,懂得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有感情朗诵古诗。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背学过的或知道的古诗,齐背《静夜思》。这是一首思念故乡的诗歌,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另外一首思乡的古诗,板书《回乡偶书》那么这位老人是谁呢?生:贺知章。
二、自学:(一)整体感悟:1,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师读古诗,然后让学生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2、学生划出轻重音,节奏。再读古诗,师生互评。(二)自学:自学古诗,看看从诗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生自学三分钟。
三、点学:汇报自学情况。师介绍古诗背景。是啊,在贺知章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带着他离开家乡,四处求学,在外面吃了很多苦,有时会吃不上饭,有时会没有地方住,但他很好学,后来,做了官,在他八十三岁的时候,才告老还乡回到了离开整整七十多年的故乡,请你想想他回家的路上会想些什么呢?板书:回。请你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诗。
点拨:同学们,贺知章回到家乡后,头发都白了,模样发生了变化,你从哪还能了解到。指导看图。看到这样的一位老人,你心情如何?把你的这种心情读给大家听。这个老人的形象我们可以用一个来概括:衰。指导书写“衰”并与“衷、哀”进行区别。
感受孩子们见到贺知章却不认识他,笑问他从哪里来的?点拨:看图想像,孩子们和贺知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指导感情朗读。
追问:那我想再问问你们,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要回到家乡来呢?
总结: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生答
师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诗人少小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什么都可以改变,但没有改的是他的一口乡音,不能变的是他的那颗思乡之心,那种思乡之情。就让我们大声地把他的那种思念之情读出来吧,齐诗古诗。
四拓展说一说,想一想诗人的家乡会有哪些变化?
五、板书: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回
衰思
识乡
笑
回乡偶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