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应制止湖北水利水运搞重复建设毁地伤农——
论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的决策失误与修改设计
湖北省四湖地区防洪排涝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易贤命
提要:湖北省在江汉平原腹地引江济汉输水通航,竟搁置汉湘人字型航线(两沙运河及其派生的江汉航线)续建和改造升级,而斥巨资毁地填湖修高渠搞重复建设。决策失误体现在:①不搞长江——长湖——汉江水系连通工程保护水生态系统,而执意修高渠绕过长湖,破坏水环境,自毁家园,毁地伤农,而且也不适应通航;②不结合当地水利规划搞民生水利,丧失了整合荆州城市防洪保护圈、加强长湖防洪排涝能力、建设荆州城市生态水系和抽水蓄能等综合效益;③不从兴隆坝上入汉统筹兼顾向沙洋和襄阳河段调水,覆益不了汉江中下游全面改善水环境;④长期搁置汉湘航线续建和改造升级,延误在我国中部构建南北水运的主通道,错失振兴湖北水运良机;⑤不先期兴建碾盘山水利枢纽推进汉江梯级渠化,而争上无综合效益、无经济性可言的神农溪引江补汉工程,抵制从荆江引江入汉济黄,干扰全国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因此,国务院应责令修改设计,采取疏浚延伸两沙运河输水通航,以兴隆为高位水库采取抽水蓄能方式向汉江下游补水,并续建、改造升级江汉航线,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早日实现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制定的救济黄河、输水通航的综合目标。
新年伊始,“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刚起步,胡锦涛总书记就再次强调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这是纠正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决策失误,解决斥巨资毁地填湖修高渠与民争地、毁地伤农问题,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的重要环节。
湖北省扩大内需搞重大水利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补偿工程,由于片面强调补偿性质,根本不注重江汉平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不考虑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争投资上大项目,竟搁置汉湘航线(两沙运河及其派生的江汉航线)续建和改造升级,另行斥巨资毁地填湖修高渠搞重复建设,将酿成全国最大的毁地伤农事件,实为重大的决策失误。
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来讲,只要坚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救济黄河、输水通航”的长远目标,注重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遵照结合当地水利规划建设的原则,注重利用历史资源,就会复原历史上的两沙(江汉)运河沟通长江与汉江,推进构建我国中部南北水运主通道,而不干“重塑江河破坏自然和谐,耗巨资、毁地伤农、阻碍水运振兴”的蠢事。
科学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坚持科学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记得敬爱的周总理曾针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改建问题说过:不要因为中央决定了,国家计委批准了,就不管了。因为决定也常会出偏差,会有毛病,技术上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更多。现在国务院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意见,藉此机会再次提出引江济汉应该修改设计。要把引江济汉建成节约环保的惠民工程,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兼顾、趋利避害”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实现“五个统筹”——兼顾当地民生水利工程、兼顾向汉江襄阳与沙洋河段调水、兼顾向鄂北岗地“旱包子”调水、兼顾“引汉济渭”和“引长入黄”、兼顾构建汉江上联黄河下通湘江的南北水运干线。为此,必须对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源作全面规划,通过“合规性”审查,修改引江济汉工程与碾盘山水利枢纽的建设方案,推进南水北调中线从荆江引江入汉济黄(“引长入黄”)。
下面用科学和事实分析引江济汉工程斥巨资毁地填湖修高渠的决策失误,指出引江济汉工程搞重复建设破坏资源和环境应“有错要改”,决不要再搞神农溪引江补汉干扰全国水资源优化配置“错上加错
”。
引江济汉斥巨资毁地填湖修高渠
补偿工程无实效作茧自缚害民生
湖北省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补偿工程,开工时高调宣称“开挖我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建成现代‘都江堰’”。可是,用科学和事实分析,搁置复原两沙运河而毁地挖新河明显是搞重复建设,实为谎称“南北双赢”忽悠公众,用“大话假话”沽名钩誉,以“毁地逐利”炫耀政绩。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主任张继尧、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和湖北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是水利规划技术权威,身居要职,掌管全国和湖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引江济汉工程的决策人,竟操纵专家无责评审,误导与当地水利规划完全脱节、片面强调补偿性质争投资上大项目。只顾少数人补偿获利甚至拆迁暴富,或从大搞土方工程中捞取好处,而忽视保护耕地、保护水环境和适应通航、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将酿成全国最大的毁地伤农事件,作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很明显,只要有一点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只要讲一点统筹兼顾、趋利避害的治水原则,只要还有一点长远眼光、为子孙后代的福祉考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忧患意识,以落实“保护耕地、提高水资
论湖北省引江济汉工程的决策失误和修正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