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高挖边线简单、准确放样技术
各位测量朋友(特别是在山区施工的测量朋友),是否有兴趣讨论“高边坡填、挖边线简单准确放样技术”这个话题,本人在前几年的施工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与大家分享,共同讨论学习,为今后施工测量减轻劳动,提高效率。
我们知道,在路线穿过复杂地区(山地、沟槽地段),会设计有高填、高挖路基,一般高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高达10米以上填挖还设有台阶。
这样给我们的测量放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放样工作量、工作难度都加大很多,更重要的是放样准确性很难控制。
高填挖边线放样需要数据较多,首先要有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这些数据,还要与现场地形线情况比较,得出设计线与地面线的交叉点即为高填、高挖边线。
据我调查,我们现在大部分同志采用的办法是:
1、首先用全站仪放出中线。
2、采用水准仪、全站仪或其它办法测出每个桩号的横断面。
3、用CAD或其它工具绘出横断面图。
4、再到现场放出高填、挖边线。
当然有些朋友还有一些略为简单的办法,但大体差不太多,我们已可看出,这样放样是不是很麻烦,效率也很低。是不是可以采用更简单、准确的方法代替这种办法呢,回答是当然的,不然就没必要讨论这个话题了。
简、快、准的方法是有的,原理与上面是一样的,也要通过以上说的平、纵,横断面及原地面数据来确定高填高挖边线,只是采用先进办法集中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处理,现场实时得到这些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放样。具体过程如下。
1、充分利用全站仪的功能,进行三维放样,三维放样概念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在平面坐标放样的同时进行高程放样。
2、采用三维坐标测量程序,计算断面的三维坐标数据,与全站仪配合,在现场实时完成高填高挖边线。如下图:
路中线
填方边线
测站点
全站仪
全站仪仪器高程线
棱镜
棱镜
仪器高
差读数
仪器高
差读数
开挖线
如上图所示,该路基断面为半挖半填,分别要放出填方边线及开挖线,要在测站点上直接放出这两个点,包括平面和高程,平面放样大家都知道,就是指挥棱镜到要求的角度和距离上,那么高程放样也一样,指挥棱镜到要求高度上,如上图,可以由设计数据计算出仪器放样时所需的高差读数,计算式如下:
仪器高差读数=设计线高程+棱镜高度-全站仪视线高程
仪器视线高程=测站点高程+测站点到仪器视轴的高度,或
仪器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棱镜高度-后视读数
填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度
填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比
挖方边线设计高程=中桩设计高程-横坡高差+碎落台高差+边坡宽度/边坡坡比+平台高差(如果有)
关键点,朋友会问,在没放样时,边坡宽度还不知道,怎么计算设计高程啊,有了宽度不就可以直接放了吗,所以,我要告诉大家,边坡放样就是一个寻找边坡宽度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至为以下几个步骤:(以填方边线为例)
(1)数据计算处理,采用高性能的计算程序,将路线的平、纵、横全部数据输入计算程序。
(2)置仪器于放样测站点上,后视其它控制点,设置仪器水平角,量取或后视高程读数,将仪器高程数据和棱镜高度输入计算程序。
(3)根据现场大致填挖情况,粗略定一个可能的填方边线,在程序中输入待放样点的桩号和距中桩距离,计算出该点的放样方位角、距离
高边坡边线简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