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欣赏
黄河中游景观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背景介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血流成河,哀鸿遍野……这时候,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经洗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本文即是第二章。
美读诗歌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和诗中的感情,旁批在书上。2、教师指定一男一女同学分别配乐朗读,学生听读。 3、学生自由朗读,酝酿情感,体验情感。 4、学生一齐随配乐朗读。要求:①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②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字音:浊流(zhuó) 屏障(zhànɡ) 九曲连环(qū)澎湃(pài) 哺育(bǔ) 狂澜(lán) 山巅(diān)
研读诗歌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抓住“颂”字。)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字。在“望”黄河的惊涛澎湃、磅礴气势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
4、诗的标题是《黄河颂》,最后一段写的却是“中华儿女”,是否离题了?
(没有离题,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
5、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6、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强调了战斗的决心,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7、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诗词拔萃二十六歌词三首黄河颂》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