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
任课
教师
执笔教师
王润
总课时数
3课时
章节内容
(一)
教学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认识同类物质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常见的重要合金。
感受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
教学难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讲授、讨论、练习、归纳
教学用品
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教学改进
教学反馈
板书设计
一、富有特色的物理性质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 2MgO
4Al+3O2 2Al2O3
2Cu+O22CuO
3Fe+2O2Fc3O4
活动性:Mg、Al>Fe、Cu>Au
2、金属与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2+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
Cu+2AgNO3====Cu(NO3)2+2Ag
二、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三、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问题情景
投影
出示实物
讲授
(引课)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金属自古至今对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见金属?它们有那些用途?
(回答)从大的方面讲铁、铝、铜、锌、钛等金属可以制造宇航飞船、飞机、轮船、汽车等的外壳与零件。
生活中金属可以制作炊具、家用电器、电线电缆、钢筋混凝土等。
金箔、金线、金粉等可以做装饰品,银镀在玻璃的表面可以作镜子。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
甲: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乙: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丙:“真金不怕火炼”。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
甲、乙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丙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
发言踊跃,相互补充
饶有兴趣
进行观察,学生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
初三化学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