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里倾听花开的声音于精彩处捡拾落英的缤纷
小学语文讲课比赛总结
一、戴着欣赏的眼镜看教师的努力
根据区教体局教研室的指示精神和本校的预定计划,为深化语文课堂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与前段时间举行了办事处级的个性课堂展示暨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程序严格按上级指示精神进行:所有参赛教师提前24小时抽年级和课题。展示分低(1、2、3年级)和高(4、5、6年级)两段,每年级不分上下册,先抽年级,再抽课题。这对讲课教师来说是一次教材解读和设计能力的挑战,更是一次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挑战。抽课题时,我看着来自各校的这支参赛队伍——有刚毕业不到三年的年轻教师刘文娜、张曼、孟宁宁;有人到中年的骨干教师阚学红、杨苏海、郭晓燕、孙玮;还有年近五十岁的老教师张秀春、宋云超。我的心中不由充满了担忧:他们能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准备好教案吗?没有试讲的时间,借班上课,他们的课堂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吗?
没想到,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不说笑容满面、和蔼可亲的老教师宋云超的愉悦课堂,课件精美、气氛活跃的青年教师杨苏海的童真课堂,也不说孟宁宁老师清新婉约的童趣课堂,单说郭晓燕老师的活力课堂、阚学红老师的严谨课堂,还有孙玮老师的大气、张曼老师的灵性、刘文娜老师的扎实,尤其是张秀春老师在课堂中的“相信自己”“说得真好”激情话语透露出来的鼓励都让听课老师记忆犹新。
亮点纷呈的展示,真正体现了本次“简约精彩自能高效”的活动主题,使得本次的赛课真正成为老师们展示自我的手段和相互交流学台。经过两天的精彩演绎,最后产生了2名优秀设计新奖,三名最具潜力奖,四名最具特色奖。
奖项的取得仅仅是一种形式,而蕴含在讲课教师身上的努力却深深地印刻在所有听课教师的心上。用欣赏的眼光,我发现了他们教材解读的能力、课的设计方面的智慧、课堂把握方面的技巧以及表现在既定行为上的那一颗颗力争上游的心——所有这些,让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二、以旁观者的心态看师生的活动
对于讲课教师,课堂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对于听课教师,课堂是一面镜子,展示着别人,更映射着自己。所以,以旁观者的心态,用审判者的眼光,引发了我作为研究者的思考。
最好的课堂是小手如林的课堂。当学生满怀激情地踊跃发言时,课堂气氛的活跃必定带给讲课教师和听课教师莫大的享受。这就是在宋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的快乐。但我也发现了一个以往不曾注意的事情:一堂课上,举手的很多,但往往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却只有那么一两个。因为他们特别积极,因为他们肢体语言丰富(爱半站着举手,大声说:
“老师,我!老师,我!”),所以当我看到整整一节课一名文静的女孩子每次都举手却直到下课也没有获得回答问题的机会时,我不由有一点心痛。如果是我,长此以往,那份积极表现的激情能否坚持下去?
课堂上还有一种让我担心的发现。即一节课即将结束时的延伸活动,让学生写几句感想,当时学生就纷纷站起来用华丽的语言读着优美的诗句,我颇感惊异于有如此水平的学生时,却不小心看到了一个女生不屑的表情和小声的议论:“这是我们《随课练》上的。”我不由产生了担忧:一堂课的精彩演绎换来的是学生早已经准备好的台词,这样的课堂是我们教学生呢?还是学生陪着我们玩?长此以往,我们是不是培养了一群擅看颜色的高级“应声虫”?
小学语文讲课比赛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