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使用.doc目录
S基本使用和DSP汇编编程基础
预习内容
复习汇编语言指令内容,汇编语言使用中的基本S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目的
掌握一个DSP软件开发流程。
理解DSP的启动过程。
掌握汇编的书写规范,学会汇编指令的运用。
掌握编译器和连接器的使用,能够合理地分配存储空间。
S的各种调试技巧,如:CUP寄存器、数据和程序存储器的观察,断点的设置,反汇编窗口的使用。
学习定点数的运算方法。
三、实验要求
四个立即数。
立几个存储空间。
把立即数相加和相乘,的存储空间。
合理分配各个段的存储地址,S观察。
四、实验原理
1. 软件开发流程
从大的步骤来讲,一个软件要能够在DSP上面正常运行,需要用户完成以图1-1所示的流程。
第一步:在用户的工程里面,必须包含至少两个文件。一个是程序指令的源文件,这个文件可以是汇编编写的,也可以是C语言编写的。当然,这样的文件在一个工程当中可以用多个,而且,编程的语言可以不统一。工程当中必须包含的第二个文件是连接文件。这个文件的作用是把源文件中定义的各个段放到用户指定的DSP的程序存储区,从而可以在该区域按一定顺序执行。
第二步:两个文件编辑完成以后,可以调用编译、汇编和连接命令。编译功能把C源文件转化为汇编文件,期间的转化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在书写C语言语句是应该注意的东西。汇编的功能是把编译形成的汇编文件或者是用户自己编辑的汇编文件转化为COFF格式文件。而最后通过连接命令,结合连接文件,把COFF文件连接成为可执行的COFF文件,即后缀名为.OUT的文件。
第三步:S的加载功能,加载到DSP内部,其地址由连接文件规定。如果成功,S中运行该文件,并相应进行调试。
图1-1 开发流程图
书写
在CCS中,新建一个文件,在这个文件中,如果使用汇编语言,那就命名时使用ASM的后缀名,如果使用C语言,那命名时就使用C的后缀名。同时应该把文件加载到相应的工程当中去。
对于使用汇编的源文件,他有一定的语法规范。包括语法格式,标号的表示,立即数的表示,段的定义和宏定义。《TMS320C54x Assembly Language Tools User’s Guide》和《TMS320C54x DSP Reference Set---Volume 2: Mnemonic Instruction Set》是掌握汇编语言书写方法的两本手册。
DSP有多种启动方式。但是,由于我们采S从JTAG直接加载的方式,对于其他的加载过程可以不必考虑。但是,MP/MC方式,对于启动却有一定影响。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系统复位后,MP/MC寄存器的值究竟是多少。二是MP、MC方式
(DSP是由MP/MC引脚来决定是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还是外部程序存储器,MP/MC=1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空间,MP/MC=0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空间)
对应的DSP片内存储器分配关系如何。
通过硬件跳线,可以设置启动方式,通过连接文件,可以把程序代码放到指定的位置。
S的调试工具
在本次实验S的调试工具将要使用到一些基本的操作。主要包括如何观察CPU的各个寄存器,如何观察数据区和程序区的数据;单步执行的方法和断点执行。
五、实验步骤
S5000图标,S。如果遇到问题,检查硬件线路是否连接正确,电源是否打S SETUP是否合理。当然,也有可能是PC机内的ISA插卡接触不好。
新建一个工程。执行Project菜单下的New,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存放这个新建的工程,最好是自己建立的目录,便于管理。工程的名称以字母开头,其他没有要求,不需要加后缀名,如:sy1。
新建一个文件作为汇编源文件。执行File菜单下的New/Sourse File命令,接着就可以在编辑框里,按照汇编语言的规范,编辑相应的指令代码。指令完成以后,执行File/Save as命令,给汇编文件取一个合适的文件名,保存在同工程相同的目录下。保存时,不需要加后缀名,但是,要选择文件的类型为Assembly Source File(.asm)。
编辑汇编源文件,完成
S使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