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分析
【摘要】骨科患者一般伴有许多外伤,同时骨伤所需的恢复时间较长,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存在于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要远远多于其他科室。对骨科患者的有效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病痛,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反之也会影响患者的健康,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甚至还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严重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因此,针对当前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制定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中国论文网/1/view-
【关键词】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对医疗和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种医疗纠纷事件频发,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纠纷是由护理安全问题引发的。骨科护理工作繁杂,患者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治疗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护理安全隐患,想要有效避免医疗纠纷,使医院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想象,就要积极应对骨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骨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1)对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骨科患者一般都会涉及到手术和术后功能锻炼,这一环节对患者行动能力的恢复是极其关键的。但由于一些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和家属都不了解术后锻炼的重要性,常会错过最佳的锻炼时期,导致患者后期行动能力恢复缓慢或无法恢复,致使医患之间产生了纠纷。另外在患者的恢复期间,也常会由于身体协调性不佳出现摔倒、磕碰现象,造成钢钉脱落,病情加重,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费用进行治疗,需要护理人员加强监管。
(2)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和技术经验不足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骨科患者发病的因素较多,往往伴随有许多外伤,因此护理工作也需要做到面面俱到,这就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常会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和经验匮乏导致许多安全问题的出现。例如,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时由于用力过大或操作不当导致患者的伤口撕裂、病情加重或石膏变形。尤其是一些尚处在实习期的护士,他们的临床护理经验有限,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会更加慌乱,一些关键性的护理失误甚至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
(3)疏于监管。护理人员的工作除了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还要对他们的生命体征、恢复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管,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突发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因人员不足,工作量较大等多种原因,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巡视,患者遇到突发情况或提出需求时未能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会造成患者的不满。
(二)患者方面的因素
一些患者由于对病情不了解,不严格遵从医嘱,在应卧床期间执意下床走动,导致病情加重。还有部分患者由于长时间的治疗出现了暴躁、烦闷等情绪,常会对护理人员提出刁难,态度恶劣,由此也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
二、骨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考虑到骨科患者的特殊性,在入院之初,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给患者和家属讲解健康知识,让他们掌握健康
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