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共建共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张平,逊克县边疆中学校长。该同志担任任校长以来,对党的双拥工作始终忠贞不渝,在县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到军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中,主动深入派出所、驻地官兵营地,开拓民族中学双拥共建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共建制度。
学校是传播知识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是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教育场所。在社会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涌入校园,影响着每位学生的思想。如何在此大背景下让健康、进步、有益的信息得以发扬,让不利的信息挡在校园之外?张平将军校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切实彰显共建工作保障力。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把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他要求相关领导、班主任参加的
“警校共育”领导组织,经常与共建单位座谈,商谈共建事宜。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在他的领导下,制订《边疆中学军民共建共育实施方案、计划》,以思想共建、教育共抓、服务共办为主要内容,并健全完善了制约制度,规范共建责任、内容、目标及有关事项,使军民共建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通过开展各层面座谈会、发家长信等形式,深入调查、汇总学校中存在的需要警校配合完成的问题后,与建国派出所积极沟通,共同制定警校共建共育计划,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二、以活动促进共建工作有效开展。
张平同志在共建工作中,认真学、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人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军民共建工作的精辟论述,在军警民共建活动中勇于探索新时期开展军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的新思路、新办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建国派出所作为共建单位德育教育基地,并派专业教师免费培训官兵学习电脑,他视官兵为亲人,战士考军校复习文化课有困难,他主动为战士找教师为他们辅导。在他的努力下,共建单位组织资助学校贫困学生系列活动,使得多名贫困生能继续上学创造了军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军校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支撑和基础。共建期间,张平利用共建这个平台,大力传播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利用学习时间积极向官兵和师生传播新的道德风尚,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学校和共建单位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宣传教育,使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军民共建是学校的一项优势工作,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他的带领下民族中学多年来与派出所加强沟通,相互合作和交流,形成了密切的军民渔水情关系。每年的春节前,张平都要带领有关教师与部队共同联欢,受到了部队首长和官兵的热烈欢迎;每年的
军民共建共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