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脂肪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转运.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节脂肪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第二节脂肪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脂肪的合成
第四节磷酯的代谢
第五节胆固醇的代谢
第九章        脂类代谢
脂类的种类
第一节脂肪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酰基甘油酯
CH2
—O—C—R1
O
CH2
CH
—O—C—R2
O
—O—C—R3
O
几种糖脂和硫酯
2,3-双酰基-1--D-葡萄糖-D-甘油
6-亚硫酸-6-脱氧--葡萄糖甘油二酯(硫酯)
2,3-双酰基-1-(-D-半乳糖基-1,6- -D-半乳糖基)-D-甘油
一、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1、脂类的消化
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中进行。另外,肝脏还产生磷脂酰胆碱,它的亲水和疏水基分居于分子的两端,也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胃产生胃脂肪酶,它在胃的低pH环境中是稳定,有活性的。脂肪的消化实际开始于胃中的胃脂肪酶,彻底的消化是在小肠中的胰脂肪酶完成。胰脂肪酶消化三脂酰甘油,使它转化为2-单酰甘油和脂肪酸。辅脂肪酶是一个小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2 000,它产生于胰脏,是胰脂肪酶活性所必需的。还含有酯酶,它作用于单酰甘油,胆固醇酯和VA的酯。另外,胰脏还分泌磷脂酶,它催化磷脂的2-酰基的水解。
胰脂肪酶对三酰甘油催化的作用位点在1-和3-位,随之形成1,2-二酰甘油和2-单酰甘油,与此同时得到脂肪酸的Na+和K+盐。辅脂肪酶与脂肪酶形成1:1的复合物,可以抑制脂肪酶在界面的变性,并把它固定到脂质-水界面上。
脂质中的磷脂可被磷脂酶A2催化降解,水解发生在C(2)处,产生脂肪酸和相应的溶血磷脂。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运转
2、脂类的吸收
脂肪经消化后的产物脂肪酸和2-单酰甘油由小肠上皮粘膜细胞吸收后又经粘膜细胞转化为三脂酰甘油,后者和蛋白质一起包装成乳糜微粒(血尘),释放到血液,又通过淋巴系统运送到各种组织.
在脂肪组织和骨骼肌毛细血管中在脂蛋白脂肪酶的作用下,乳糜微粒的组分三脂酰甘油被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产生的游离脂肪酸被这些组织吸收,同时甘油被运送到肝和肾脏,在这里经甘油激酶和甘油-3-磷酸脱氢酶作用,,乳糜颗粒收缩成富含胆固醇的乳糜颗粒残留物,该残留物脱离毛细血管重新进入循环系统被肝脏吸收.
储存在脂肪组织内的三脂酰甘油的转移包含有以下内容:在激素敏感的三脂酰甘油脂肪酶的作用下,,并与清蛋白结合.
二、脂类的转运和脂蛋白的作用
乳麋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脂蛋白的种类
第二节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动员及脂肪的降解
贮存于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在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 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 HSL)的催化下水解并释放出脂肪酸,供给全身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是脂肪动员的关键酶。主要受共价修饰调节。
激素对脂代谢的调节
甘油三脂
脂肪动员激素
(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
受体
修饰受体
腺苷酸环化酶(无活性)
腺苷酸环化酶(有活性)
ATP cAMP
蛋白质激酶(无活性)
蛋白质激酶(有活性)
激素敏感性脂酶(无活性)
激素敏感性脂酶
(有活性)
脂肪酸+甘油
(第一信使)
(第二信使)
脂肪动员的基本过程
脂肪动员的结果是生成三分子的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和一分子的甘油。甘油可在血液循环中自由转运,而脂肪酸进入血液循环后须与清蛋白结合成为复合体再转运。
脂肪动员生成的甘油主要转运至肝脏再磷酸化为3-磷酸甘油后进行代谢。

脂肪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转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3 MB
  • 时间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