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间曲艺“凉州贤孝”研究综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间曲艺“凉州贤孝”研究综述
摘要:凉州贤孝作为民间传统曲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凉州贤孝”的研究由原始的单一记录梳理,逐渐转向系统性、多角度的研究,但在对其
唱词的系统性及唱词风格的独特性研究仍需加强。
关键词:凉州贤孝;民间曲艺;研究状况
中图分类号:J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是一种甘肃民间说唱曲艺艺术,由当地汉族盲艺人,手持三弦或胡琴等,自弹自唱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在表演中,说白、咏唱及伴奏一人能独立完成。唱词语言以
凉州方言为主,多为五、七、十字句,均用方言韵,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演唱时,艺人们能与听众互动交流,并且能即兴创作,妙语连珠。
1、凉州贤孝的唱词内容多为古今的英雄贤士、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孝子贤孙的故事,按照内容可分为“国书”和“家书”,前者主要是以帝王将相、国家兴亡为主要内容,后者主要以人情世俗、悲欢
离合的生活故事为主,不管是“国书”还是“家书”,其目的都在于劝善,劝诫世人为贤行孝,故名为“贤孝”,也叫“凉州劝善书”。“贤”
和“孝”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范畴,其中“孝”更是儒家思
想的核心,凉州贤孝集中反映了儒家思想和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对贤孝思想的传播给予这个社会一定的正能量,对大众的思想言行都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对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凉州贤孝是用当地的凉州方言演唱的,其唱词具有浓郁的口语性、趣味性,纯正地道的发音,幽默风趣的方言词、俗语、谚语,还有生活化的表达都为研究凉州方言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凉州贤孝作为
凉州地区的一种说唱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民俗现象,民众的社会生活、风俗礼仪、价值观念、信仰等等都可以在凉州贤孝的演唱中有所反映和体现。而且这些民俗现象往往是以凉州方言为载体,对凉州
贤孝语言中可以窥探出很多当地的民俗现象。而且,对于凉州贤孝平仄、押韵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音乐价值。
3、凉州贤孝主要流行地在甘肃武威,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调查,凉州贤孝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了,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首先,凉州贤
孝的传承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一方面,传承主体在逐渐的丧失,很多有成就的老艺人都以作古,另一方面,由于凉州贤孝的演奏主体是盲人,所以在技艺的传授上有很大的困难,再加之经济以及社会上
的一些原因,出现了师傅不愿带徒弟,人们也不愿去学的现象,所以导致了凉州贤孝的传承出现了很大的困境,当没有人能够掌握这门技艺的时候,这种艺术形式也就消亡了。其次,由于受到多元文化
和多元娱乐方式的冲击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凉州贤孝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已经不为年轻人接受和喜爱了,受众的逐渐萎缩也使得贤孝的发展面临着困境。
二.“凉州贤孝”的研究状况
1、关于凉州贤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发展、传承和保护的研究。这方面的相关文章有李?的硕士论文《濒危中的“凉州贤孝”――人类学视角对“凉州贤孝”的调查与研究》,该文章主
要从贤孝艺人、贤孝听众方面分析了凉州贤孝的生存发展状况,还多贤孝传承的困境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立凉州贤孝的保护机制。还有冯晶、陈丽娟的《传播环境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间曲艺“凉州贤孝”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tdmzug14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