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常见错误案例二
——存货的清查
案例
上海XX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委托评估机构对上海S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进行评估,拟收购该公司另一股东日本S株式会社在该公司25%的股权。
经查,,%,%。其主要构成为原材料和产成品,该公司的产品主要为汽车空调用压缩机,每台售价约为1000元左右。对如此大量的存货,评估机构是否认真进行了清查核实?清查的数量和金额是否达到《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第二十五条中“存货抽查数量要占总量的40%以上,账面价值量要占总值60%以上”的要求?
带着这些疑问,评估管理机构到企业以及评估机构进行了调查。评估机构的答复是他们根据资产占有方提供的存货清单,核实了有关的采购和销售合同、购置和销售发票等会计凭证,并同该公司的存货负责人一起到存货存放地清查核实有关的存货,对各类存货进行了盘点,抽查数量和金额均达到要求。但在企业了解的情况是该公司的存货除少量在厂区内存放外,其余大部分都存放在外地,如长春、武汉和广州等地,以便随时向附近厂商供货。而本次
评估时评估机构却未对异地存放的存货进行现场清查核实,而仅是从账面上进行了复核。由此看来,评估机构对存货的清查核实应是不达标准的。
存货作为企业重要的一项资产,对其清查核实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评估结果。%的存货进行评估时,仅选取了小部分进行现场清查核实,而大部分采用账面核实这种会计的方式代替评估现场清查,这样是无法了解存货的真实情况的,自然也无法对存货的价值进行正确的评估。
资产评估常见错误案例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