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郁达夫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浅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郁达夫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浅析
摘要:通过分析他笔下的青年知识的社会身份地位、精神困境、行为状态的特点,我们恰好可以把他们作为小人物形象系列的一员进行研究。郁达夫小说中的小人物既具有传统小人物形象的共性,也有由于人物生存处境的不同而伴随而生的特殊性。为了对郁达夫小说中的小人物进行透彻的理解,我们进行逐本溯源,挖掘其形成的深层原因也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小人物;特征;形成原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引言
小人物这一文学人物类型产生于俄罗斯,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近百年的俄罗斯文坛上,描写小人物的作家辈出,作品众多。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人的作品中小人物得到了集中而鲜明的艺术刻画。小人物既是一个文学概念,又是一个文化和历史概念,它承载着作家对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阶层一小官吏、小职员、底层社会民众的性格特点、心理动态和行为方式的独特言说。小人物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在对病态的社会表示自己的不满和进行消极的反抗。由于作家各自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不同的创作倾向造成小人物画廊的人物在分享共性的同时又各具特色。与俄罗斯典型的小人物形象相比,郁达夫小说中的小人物既分有传统小人物的共性特征,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郁达夫色彩。
一、郁达夫小说中“小人物”的特征
敏感多疑、感性的性格
在郁达夫的《采石矶》篇的第一段就写到“自小就神经过敏的黄仲则,到了二十三岁的现在,也改不过他的孤傲多疑的性格。…‘在园里观月时忽然感触旧情,想起小时候的悲惨故事来”并为此写了诗,后三年,见到一个像那个女孩的少妇不禁感情上涌,又写了首诗。主人公去谢公山,途遇只知青山不知谢公山的老妇人,他激动的感情差点落下泪来等等,从这些细节里都可以窥见主人公那颗敏感、感伤的心。
孤傲又自卑的矛盾性格
在郁达夫的《沉沦》篇中,主人公觉得自己是孤高傲世的闲人;还有在《采石矶》篇中对主人公黄仲则使用的两个形容词一孤傲多疑、负气殉情,可略见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有自负才华之辈。而这一孤傲不可一视之人有时又是自卑自嘲自闭的。在《沉沦》篇中,在学校他总是狐疑日本同学的眼光怀了恶意;但酒馆外踟蹰的侍女邀他进去时,他觉得是她们在欺负他胆小……所以,我们仿佛可以看出,郁达夫笔下的知识分子傲视的是自己的才华,自卑的是弱国的子民的身份,对自己贫穷落魄的处境以及自己的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的精神现状。
爱国复仇情感
爱国复仇这一情感在郁达夫的《沉沦》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主人觉得日本同学的目光都像怀有恶意的,他仇恨他的日本同学
“他们都是日本人,他们都是我的仇敌,我总一天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最明显的是文章最后主人公的感慨“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很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郁达夫将个人经历与情感投注到作品的人物塑造上,文章主人公是带有自传色彩,体现出作为备受欺辱的日本留学生,对日本的仇视和对祖国富强的强烈渴望。
堕落颓废甚至是病态的心理状态
在郁达夫的《沉沦》篇中主人公不断地“犯罪”,虽恐惧

郁达夫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