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想象美的感悟
一堂作文案例课的启示
一、 背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力求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放飞思绪,写出理想作文来。
想象是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而建立新表象的过程,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描述形成相应事件的过程。它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化无为有,化实为虚,使学生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闪烁着创意的亮点。想象是创新的先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就等于为写作插上了翅膀,使之飞向广阔的天宇。
那么,在写作训练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抒写呢?
二、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这堂作文课的目的是引导大家如何去观察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挖掘潜能,发挥想象力,对事物、人物进行描绘,并感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上课伊始准备赵本山的小品,把它命名为“老虎的想象”,为本次作文课作引导。
老师:同学们喜欢小品吗?
学生:很喜欢。
老师:赵本山的小品呢?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赵本山小品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结合平常生活等。
老师:看来,同学们对赵本山小品了解比较深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最简单的小品叫“老虎的想象”,想听吗?
学生:(渴望的眼神)
老师:森林中老虎在追蛇,追呀追,嗖地一下蛇钻进水里。
小样,看你不出来。不一会儿,从水里出来一只王八。
小样,看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
学生:(笑)错,追的是一只乌龟,从水里出来的是一条蛇。
老师:(笑,一分钟左右)那谁能给大家复述这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学生复述。同学们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个小品为什么老师取名为“老虎的想象”?
生:老虎认为蛇与乌龟是同一种动物,只不过是多了一件马甲而已。
老师:为什么老虎认为蛇与乌龟很像?
生:因为蛇与乌龟的头很像。
老师:很好,把它们的相象的地方找出来。同学们,你们认为蛇与乌龟的头是不是真的很像?
生:像。
老师:我们人都认为像,无怪乎老虎了。
老师:你们认为老虎聪明吗?
生:(各抒己见)。
老师:其实老虎聪明与否,或把蛇与乌龟区别开来并不重要。老师欣赏的是老虎的想象能力。
板书:老虎的想象。
那么我们人呢?
(沉思一下)同学们,肯定欣赏过很多作家的想象?多媒体展示作家的精彩句子,一边欣赏,一边体味。(附:如果人生如画,有了诚信,画卷便有了亮丽的色彩;如果人生如酒,有了诚信,美酒会飘出诱人的醇香;如果人生如歌,有了诚信,歌便会有动人的旋律;如果人生如书,有了诚信,书便有了闪光的话题。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骇世俗。)
板书:作家的想象
(三分钟考虑)老师:同学们是否可考虑多媒体上的句子,给你的体会是什么?
生一:用比喻、排比的手法写出作家的想象。
生二:想象力丰富,把看得见的事物与看不见的事物联系起来,我自己平时作文中就没有这样做。
生三:句子写得较深刻、蕴涵了一定的生活哲理。
老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好,大家希望成为能写出精彩句子的小作家吗?
生:(肯定的回答)
老师:我们来试试看。
图案出示:一个“O”,请同学们想象这像什么?
生:像太阳,苹果、地球、月饼等。
老师:老师把大家的想象称之为“形”像,我们只是把自己的目光停留在事物外形的想象上,是否太肤浅,能否想得更深刻点?出示“桂花花瓣纷纷落下”的画面,(看一分钟想一分钟)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什么?
生(一):为祖国、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生的人(工人)
生(二):为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消殒自己一生的人(老师、园丁)
大家鼓掌
老师:把大家的想象概括为“意象”,
这些都是大家成果的展示,老师把它们概括为“我们的想象”(板书)。
老师:老师把“想象力”概括为“老虎的想象”、“作家的想象”和“我们的想象”。(板书)同时,老师对想象的要求作了归纳:即“想之有物:充实,有血有肉”、“想之有情:真情,使人感动”、“想之有理:合理,富含哲理”。(板书)接下来想请大家具体地来思考几个关于想象的问题,(幻灯片出示“桂花花瓣纷纷落下”的画面)请大家发挥想象,写下属于自己的片段。(字数不限)(时间为10分钟)。
学生:有的跃跃欲试;有的观望等待状;有的纯粹看客状。
老师: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在老师的鼓励下,热烈讨论的气氛洋溢在教室中,人们的脸上映着淡淡的笑魇。
三、 反思:
想象力是中学生写作时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想象力的高下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文的出彩与否。成功的想象,可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可以“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美的想象 美的感悟 一堂作文案例课的启示 一、 背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