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
—— 郑燮《自序》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第439页
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多以为省出来的时间,只是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还要读书。省出来的时间愈多,就是读书的时间愈多。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 李大钊 《李大钊选集》第285页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
——邓拓 引自1979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郭沫若谈读书》
我自从此次住馆读书以后,深信人要有两个老师,一为活老师,二为死老师即图书;活老师固然可贵,而死老师的可贵又超过活老师,活老师也是从死老师来的,死老师是“太上老师”,图书馆是“太上研究院”。
——蔡尚思 引自《治学集》第72页
因为世界上的书总是读不完的,一个人总能当一个会走路的图书馆。这时就要学会查书,一旦要用的时候就可以去查。在工作中,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某种知识,就到某一部书中去找,查到你要看的章节。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你再往前翻,而不必逐节从头到尾去看完整部书。如果“闭上眼睛”,能够“看到”某本书在某个部分都讲到什么,到要用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那就不必预先去看它背它了。事实上,许多书只是备人查,而不值得供人读的。
——严济慈 引自《学者论学》第21页
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地补充我失掉的高深的教育。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自传》第69页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忏悔录》第133页—134页
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里面反映出来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
——卢保克《读书的乐趣》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都德 引自1984年第1期《夜读》
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很难是非常精湛的。
——柯南道尔 《福尔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高尔基 《高尔基论青年》第251页
三贵——清代张之洞主张读书要贵博、贵
名人谈读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