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进行经济分析的项目范围如下:
(1)从投资项目性质角度确定的范围:
1自然垄断项目。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等行业项目存在着规模效益递增的产业特征,企业一般不会按照帕累托最优规划运行运作,从而导致市场配置资源失效,因此需要进行经济分析。
2公共产品项目。由于市场价格机制只有通过将那些不愿意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在该物品的消费之外才能得以有效运作,因此市场机制对公共产品项目的资源配置失灵。
3具有明显外部效果的项目。产生外部效果的行为主体由于不受预算约束,所以很少考虑受益者和受损者的损益情况。
4国家控制的战略性资源开发及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效果显著等特征,因此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
从投资管理角度确定的范围
1政府预算内投资的用于国家安全,国土开发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益性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项目及重大战略性开发项目。
2政府各类专项基金投资的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的投资项目。
3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需要政府主权信用的担保项目。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性资金投资项目。
5企业投资建设的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公共利益,以及可能出现垄断和涉及整体布局等公共性问题,需要政府核准的项目。
(2)进行区域经济或者宏观经济分析的的项目如下:
1项目投资巨大,工期超长(跨五年家计划或十年规划)
2项目实施前后对所在区域或者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群体利益格局等有较大改变
3项目导致技术颈部和技术转变,引发关联产业或新产业群体的发展变化
4项目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大,范围广
5项目对区域或国家长期财政收支影响较大
6项目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较大
7项目的投入或产出对进出口影响大
8其他对区域经济或者宏观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二,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主要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还涉及投资估算、融资方案、风险分析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结论可以满足投资决策要求,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项目还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也就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判别项目配置经济资源的合理性。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等国民经济评价参数,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财务评价(也称财务分析)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使用的是市场价格,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效益和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等财务状况,借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关系
1. 相同点
(1)评价方法相同。它们都是经济效果评价,都使用基本的经济评价理论,即效益与费用比较的理论方法。
(2)评价的基础工作相同。两种分析都要在完成产品需求预测、工艺技术选择、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等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3)评价的计算期相同。
2. 不同点
(1)评价的角度不同。
(2)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和划分范围不同。财务评价只根据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国民经济评价则从全社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这时项目的有些收入和支出,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不能作为社会费用或收益,例如,税金和补贴、银行贷款利息。
(3)采用的价格体系不同。财务评价用市场预测价格;国民经济评价用影子价格。
(4)使用的参数不同。财务评价用基准收益率;国民经济评价用社会折现率。财务基准收益率依分析问题角度的不同而不同,而社会折现率则是全国各行业各地区都是一致的。
(5)评价的内容不同。财务评价主要包括盈利性评价和清偿能力分析;国民经济评价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没有清偿能力分析。
(6)应用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不同。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三,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比较
区别:
1 评价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2 效益费用的含义和范围划分不同
3 所使用价格体系不同
4 分析的内容不同
联系:
1 都使用效益与费用比较的理论方法
2遵循效益和费用识别的有无对比原则
3 根据资金时间价值原理,进行动态分析,计算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等指标
关注点: 对资本投资(企业或个人)的净回报;对全社会的净回报
目的:表明一项目是否被采纳的动因;从经济效率角度确定政府投资是否有根据
价格:市场或计划价格;影子价格(以克服垄断、外部影响等因素带来的价格扭曲)
税收:生产成本;社会总收益的一部分
四,政府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包括经济分析,财务分析,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的经济理论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