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一:差量法
化学反应中任何两个量的差与其中任何一个量成正比关系;任何两个量的和与其中任何一个量成正比关系,应用以上关系解题的方法即差量法或和量法。
【典型例题】
[例1] 把氯气通入浓氨水中,发生下列反应,(90%氯气和10%氮气)通过浓氨水,实验测得逸出气体(除氨气和水蒸气)(50%氯气和50%的氮气)问有多少克氨被氧化?(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解析:
解:设反应中有x g 氨被氧化,根据方程式8 mol氨有2 mol被氧化,
解之:
[例2] 在500mL l 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块铁片反应一段时间后,将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铁片质量增加了,问析出了多少克铜?反应后硫酸亚铁摩尔浓度是多少?
解析:
解:设有铜析出,有y mol硫酸亚铁生成,根据反应方程式有:
解之mol,硫酸亚铁的摩尔浓度=mol/L。
[例3] 把盛有等质量盐酸的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两端,将一定量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都溶解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
解:设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分别为。反应后两烧杯中净增加质量相等,设净增加质量都为,则有:
解之
所以铁与碳酸钙质量比为:。
[例4] 把含杂质(不可燃)的黄铁矿试样在氧气中燃烧后得残渣。此黄铁矿的纯度为( )
A. 85% B. 80% C. 72% D. 16%
解析:
解:设试样中含二硫化铁,根据反应方程式:
: 理论质量差量
: 实际质量差量
解之
此黄铁矿的纯度=选C。
[例5] 向一定量的碘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直到黄色沉淀不再产生为止,结果所生成的溶液和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相等,由此可知,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解析:
解:设原溶液有x mol碘化钾,则加入x mol硝酸银和y mol水,因此原溶液中减少的是离子的质量,增加的是加入的离子和水的质量,减增两量相等有:,解得,所以硝酸银的百分比浓度
=
[例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重质量为。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
解析:
解:依据反应方程式设混合物中含有碳酸氢钠:
:
:
解之:,原混合物中含碳酸钠的质量:
碳酸钠质量百分含量=。
[例7]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碳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共,将容器加热至经充分反应后,排除其中的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问容器内碳酸铵和氢氧化钠各多少克?
解析:
解: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由此可知剩余固体物质可能是:
讨论拐点:
: 106
:
若即过量,有
质量
若:,则过量,剩余物为
——
80 : 106
:
质量为:。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二:十字交叉法(上)
二. 适用范围
十字交叉法立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求解过程,并把该过程抽象为十字交叉的形式,所以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来求解的命题均可用此法。
三. 表达式的推导
如果用表示十字交叉的二个分量,用表示二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用,则有:
若把放在十字交叉的中心,用与其交叉相减,用二者差的绝对值相比即可得到上式。
四. 二个分量的确定和平均量的确定
以基准物质一定量为依据(通常以、一定质量为依据)进行分量和平均量的确定。基准物质是指在分量和平均量确定时提供一定量做为依据的物质。在确定这些量的过程中一定要遵照统一的基准。
五. 比的问题
1. 谁与谁的比
二元混合物产生的二个分量与相应平均量的十字交叉所得比值,是基准物质在二种物质中或二个反应中的配比。
2. 什么比
基准物质以什么物理量为前提进行分量和平均量的确定得出的即是什么比,以物质的量为前提得出的是基准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以一定质量为前提得出的是基准物质质量之比。
例:铁、,,求合金中铁、锌的质量。
解析:
,此比值不是在混合物中的质量比,而是达到题干所给数据要求,基准物质所必须遵循的在
反应中产生量的配比,由于基准物质以物质的量为前提,所以此比值为物质的量之比。设
的质量为。
六. 对于量的确定和比的问题可分为二种情况
1. 混合物中二种物质间不发生反应
基准物质
谁的比、什么比
某物质的质量
混合物的质量
某物质
可燃物耗氧量
可燃混合物的耗氧量
某可燃物
可燃物放热或吸热的值
可燃混合物放热或吸热的值
某可燃物
高一化学计算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