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宏:足球不再是我的符号
刘建宏
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96年3月从石家庄电视台转到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栏目工作,多次解说世界杯、欧洲杯等重大足球赛事。2014年8月26日,刘建宏加盟乐视体育。
刘建宏的新办公室位于北京东四环老水锥子花鸟鱼虫市场的三楼。穿过熟食和宠物混杂的空间,乘电梯到三层,全部由玻璃隔断的写字间与楼下市井之气宛如两个世界。乐视体育今年年初“单飞”之后,一直急速扩张,这里是乐视暂时的一个过渡办公区。
身为乐视体育的首席内容官,刘建宏的办公室并不宽敞,却能让人一眼就感受到作为一个视频网站管理者的特色:进门的写字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视频网站的专业术语的英文缩写,办公桌上iPad、笔记本电脑架在一起,桌子对面的乐视智能电视正在转播着中网的比赛,他从口袋里掏出刚上市的iPhone6,“四屏”齐全。
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午两点半,刘建宏从乐视另一个办公区开完会赶回来,在办公室匆匆扒拉了一份快餐。到乐视体育履新一个月有余,每天14个小时的工作强度与他几个月前在央视的轻松自在截然不同。
不同的当然不止是状态。摄影师希望他做一个挑衅的动作,他提出看法:“这样是不是显得不够礼貌?”摄影师希望他拿着话筒做激情狂吼的表情,他很直接地拒绝:
“那不是我。”最后摄影师有些遗憾没有找到一个新的足球给他踩在脚下,他干脆道:“不需要了,现在足球不再是我的符号了。”“台长”上岗
2014年,46岁的刘建宏做了一个如同1996年从石家庄电视台离职进入央视的选择,把自己一手推进了1999年同时制作着五六个节目的忙碌状态。
在央视十八载,从临时工到转正,作为《足球之夜》的创办者之一到一直目送这个节目告别,相比央视体育频道的明星主持人们逐个跳出体制,人们他也是个不安分的人。
尽管在离职后刘建宏一直在媒体采访时拒绝评论自己的老东家、甚至反复强调央视这个平台的特殊性,但他确实不是很多人想象当中那种在体制里终老的人。他是央视第一个以“临时工”身份担任制片的人,在那里干了6年才得到“转正”。他在央视时“一不做官,二不评职称”,用骨子里的自由主义抵制着被体制化。转正后第一次去医院,看到别人有社保卡,自己却没有,一问才知道自己享受的是公费医疗。然而他后来稀里糊涂把报销单据交给财务,人家说报不了,早都过了报销日期了。
“那就算了吧。我是一个需要把精力集中起来做事情的人。”他说,后来在央视就没有报销过一分钱医药费。
电视上的刘建宏给人感觉沉稳、理性,说话分寸感极强,端着一脸严肃。其实在现实中,他的朋友、同行和后辈都会说“这真的是一个好人”。与一些离开央视、后来将自己更专业化或更娱乐化的解说员相比,刘建宏不能算是洒脱,因为在央视里身兼解说、主持人、记者、编辑、制片,节目生产流程里的每一个环节他都要操心,从来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宣布离职后,央视主持人足球队特地为他约了一场“告别赛”,作为队长的刘建宏司职后腰,“核心”本色尽显,满场飞奔调度,大声呼喊队友跑位,传出一脚好球或射了一脚门,也会得意地自夸两句。网易副主编颜强和很多知名的足球解说员都会在这支球队“蹭球”,因为刘建宏脾气温和,他们有时会当面戏谑地称他为“球霸”。
刘建宏觉得,这时的他才是真实的自己。
把自己最好的年华
刘建宏:足球不再是我的符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