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教学
概念:教学是一种动态活动的过程,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教学的地位: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活动的核心。教师工作类型主要分为教学工作、党务工作、行政工作和总务工作。
学校工作类型主要分为教学工作、党务工作、行政工作和总务工作。
√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是激发兴趣,形成观念,传授知识,培养性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塑造儿童心灵的过程。
赫尔巴特把教师比作“建筑师”或“园艺师”,主张教师应通过一种“艺术”——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建造儿童的心灵。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兴趣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兴趣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适应,他提出了教学的四个阶段:
明了——注意阶段——叙述方法
联想——期待阶段
系统——探求阶段——综合方法
方法——行动阶段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为他的追随者席勒(1817—1882)所发展,变成了分析、综合、联系、系统、方法(预备、提示、连结、总括、应用)五个阶段,在教育史上称为“五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显然存在着缺点,它过于机械,流于形式,理论基础也不是科学的。但它较为细致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对不同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新知识的规律。
儿童活动中心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五步教学法
第一,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暗示)
第二,在情境内部产生一个问题;(提问)
第三,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假设)
第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推理)
第五,通过应用来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试验)
①例如我们在一个没有路的地方走。这时候,我们忽然发现一条水沟挡住去路(这是暗示,即感到有疑难)。
②我们想要跳过去,但为了摸清情况,我们仔细看了看,发现水沟相当宽,而对岸又满是泥泞(这是找出问题即疑难之所在)。
③于是我们想,有没有较窄的地方呢,我们沿水沟来回一看,了解情况。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好地方,只得另作新计划。正在徘徊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根木头。我们想可不可以把它拖到水沟边,架在沟上,且权用作桥梁(这是第三步假设,找出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④我们判断这个观念值得一试(这是第四步,判断哪一种能够解决疑难)。
⑤于是取来木头,架在沟上,走过了水沟(这是第五步,证实或者否定前面判断的解决办法,即实验)。
第二章教学目标
概念: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老师。2、教学目标的内容主体为学习结果,而非学习过程。
功能:1,、导向功能 2、激励功能 3、评测功能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学习结
果分类系统
言语信息
智力技能
态度
动作技能
认知策略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高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的
教学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识记
领会
分析
综合
评价
运用
低
接受/注意
反应
评价
组织
价值体系个性化
低
高
高
低
感知能力
体力
技能动作
有意交流
新课程改革三维教学目标
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
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
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谓具体,是指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
行为目标编写法(ABCD法)(√)
Audience - 对象:阐明教学对象
Behavior - 行为: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ondition -条件: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egree - 标准: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第三章教学主体
教师的素质要求(√):1、人品素养2、专业素养熟背《庄子》 3、教育素养方法灵动
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教师即艺术家(√)
马卡连柯认为,如果一个教师缺乏教学艺术的应有修养,不能随机应变地应用多种教育技巧,他就不可能成为教师。
他说过,“只有在学会用15到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时,才算是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
韦伯:教育家者,亦即艺术家也。质而言之,即教育上之艺术家也。故于语言,于行动,不可不具有艺术家的能力。以前者言之,则必长于辞辩,巧于衍述。以后者言之,则必精于图画。
第四章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内涵
教学过程是教学从开始到结束的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个性、体
教育学原理 期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