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心室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实验原理
心肌兴奋性的特点在于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个心脏收缩期加舒张早期。
舒张早期后给予一次阈上刺激,可以产生一次兴奋。由于该兴奋发生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前,故称为期前兴奋,由期前兴奋产生的收缩为期前收缩。
期前兴奋亦有不应期,如果下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正好在期前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内,便不能引起心肌兴奋而收缩。于是,在期前收缩后就会出现一次时间较长的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图示(箭头为给予刺激)
期前收缩 代偿间歇
材料
蟾蜍或蛙;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刺激电极,张力换能器;蛙心夹,铁支架,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械,滴管,任氏液。
实验步骤
。先用探针从蟾蜍枕骨大孔刺入,破坏脑和脊髓,并将蟾蜍仰卧固定在蛙板上,再用镊子提起胸骨端皮肤,用剪刀向上剪开皮肤,并沿正中线剪开胸骨,即见心脏包在心包内。用眼科剪细心剪开心包,暴露心脏。
,丝线另一端接张力换能器,张力换能器输入端接MedLab系统1通道插座。
,使其两极与心室相接触但不妨碍心肌收缩。
4. 进入“实验/常用生理学实验”,选择“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MedLab放大器、采样和刺激器参数如下表所示。
采样参数
刺激器参数
显示方式
记录仪
刺激模式
单刺激
采样间隔
2ms
延时
1ms
X轴显示压缩比
50:1
波宽
1-5ms
通道
通道1
通道2
幅度
3-5V
DC/AC
DC
记录刺激标志
处理名称
张力
刺激标记
放大倍数
50-100
5-50
Y轴压缩比
4:1
64:1
实验结果
,测定心动周期及心室收缩期
、中、晚给予刺激,记录心搏曲线
思考题
1 实验结果同骨骼肌比较,表明心肌有何特性
2 心肌的不应期长有何生理意义
3 本实验不用连续刺激,为什么?于心室收缩和舒张期早、中、晚分别给与刺激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
4 为何刺激前后要有对照曲线?
蟾蜍心脏搏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