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浦北县新华矿区铅锌银矿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分析.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浦北县新华矿区铅锌银矿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分析.doc浦北县新华矿区铅锌银矿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分析
:浦北县新华铅锌银矿床属花岗岩岩体断裂充填型中低温热液蚀变脉状铅锌矿床,矿体产于岩体内北西西向、北西向容矿构造内,其外围存在多处类似构造,且已发现有铅锌矿化等,矿化与岩体有密切联系,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关键词:地质特征外围找矿远景评价
一、矿区成矿地质背景
浦北县新华矿区铅锌银矿位于六万大山之西北侧,构造上位于南华准地台钦州残余地槽六万山隆起的中部,凌云~博白深大(壳)断裂和灵山~藤县深大(壳)断裂交汇部位。本区域分布有从泥盆纪至二叠纪地槽型沉积的类复理式、含锰硅质岩和泥质岩、碳酸盐建造,岩浆岩为晚二迭世至早三迭世形成之地壳重熔型花岗岩体,区域属大容山岩体之西南部,本区称浦北岩体。
二、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浦北新华铅锌矿位于南华准地台钦州残余地槽六万山隆起的中部,海西—印支期复式花岗岩体之中。矿区全为岩性单一的岩浆岩。构造以北东向、北西向和南北向三组断裂为主,矿体呈脉状充填于北西向主断裂及派生的次级断裂中,围岩有不同程度的蚀变。

矿区内堇青石黑云花岗岩为岩体的过渡相带,中细粒堇石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灰、青灰色,风化后变为灰黄、棕红等色。残余、变余中细粒花岗结构和似斑状结构,块状、斑杂状构造。造岩矿物以长石、石英、黑云母为主。长石矿物由微斜条纹长石和部份钾长石、更长石组成,均呈它形~半自形板状、板柱状,部份呈斑晶产出。石英呈它形粒状,亦有呈斑晶产出。黑云母呈片状。堇青石呈半自~它形粒状。

断裂是矿区内构造的表现形式,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见图一)。主干断裂(F0)破碎带内含矿性差,其两侧次级断裂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按生成的先后顺序及其走向可分为北西西、北西及北北西向三组。其中主要的北西西组断裂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主要断裂构造的特征如下:
北西西向断裂:主干断裂为F0,其所形成的破碎带内无矿体赋存。但其旁侧的次级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其典型的代表为:F1、F2、F7。
F1断裂:分布在F0主干断裂南西侧,呈北西西~南东东向贯穿全区,全长3350m,断裂倾向195°~225°,倾角60°~84°。其中北西段长700m,宽约40m的蚀变破碎带中见铅锌矿体。
F2断裂:分布在F1断裂北西段的南西侧,全长1500m,断裂倾向190°~220°,倾角75~86°,长400m,宽约15m的蚀变破碎带中见矿体。
F7断裂:分布在F0主干断裂的北东侧,与F0大致平行,自北西往南东贯穿矿区,全长3000m。断裂倾向220°~235°,倾角65°~89°。其中中段20~28线长800m,宽10~40m的蚀变破碎带中见矿体。
北西向断裂:北西向断裂发育程度占矿区总数的四分之一,为容矿断裂构造。其规模仅次于前者。断裂走向320°~330°。走向延长1000~2000m,其形成的破碎带宽度2m左右。倾向南西,局部倾向北东,倾角55~84
°。
北北西向断裂:北北西向断裂发育程度更次于前者。其中查明的容矿断裂不足其总数的四分之一。断裂的规模亦不及前两组,长度一般1000m左右,走向350°左右,倾向西南或北东,倾角70°以上,其所形成的破碎带宽度一般为2m左右。


矿区矿石类型可分为工业类型和自然类

浦北县新华矿区铅锌银矿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18-08-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