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言”看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摘要:冯梦龙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优秀的通俗小说编撰者”。他编写的“三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本文从作品中体现的婚姻观、妇女观和商人观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三言”中作者的主要文学思想进行考察,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三言;冯梦龙;思想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明清两代是小说空前繁盛的时期。明代中叶以后,小说不仅广泛流行于间阎百姓之中,而且受到了一批著名文人的关注,对长篇通俗小说《三》、《金瓶梅》,也渐成繁盛之势,最具代表性的当是冯梦龙所编的“三言”和凌蒙初所编的“二拍”,他们对民间通俗文学,尤其是小说的搜集、整理、刊行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同时,在评点及其序跋中也表达了他们的小说理论,在这方面,冯梦龙堪称代表.
合称“三言”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冯梦龙的代表作,可以说,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就是靠“三言”确立的。
一、“三言”中的商人观
明末,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业和手工业日趋发达。冯梦龙
“三言”中的商业,商人观。与传统儒家所信奉的,“重农轻商,轻财重义”。强调的“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观念很不不同。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三言”中不少作品,冯梦龙都把商人、手工业者作为正面人物。把商人行为,手工业经济活动作为不可缺少的正当经济活动加以肯定,他热情地描写了人们的经商活动。表现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称羡和追逐,甚至在一些篇章中还描写了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全过程。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刘小官雌雄兄弟)中,作者写刘奇、刘方开设布店发财。肯定了小酒店主人的急公好义,赞扬了小商人崇尚信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中汪革办铸铁作坊,开酤酒致富。《施润泽滩阙遇友》中描绘了当时的手工业发展状况,歌颂了施复和朱恩这两个手工业者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二、“三言”中的妇女观
冯梦龙作为通俗文学家和小说理论家,首次提出了“情教观”的文艺思想。“三言”的编纂及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无不反映他对真情的追求和通过真情教诲众生、改良社会的目的。作品塑造出众多的妇女形象,并通过女性主题的开拓,揭露纲常名教及封建制度抹煞人性,践踏妇女尊严的本质和罪行。冯梦龙编纂的“三言”不啻是一部展示女性、颂扬女性的歌集。“三言”中充分展示了不同于以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真情和至情。我们从“三言”中的妇女在追求自由幸福婚姻中看到,她们选择婚恋对象的条件与封建婚姻观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其一,她们在爱情对象的选择上,提倡男女双方要相互尊重,平等互爱,要以真情作为结合的基础,已逐步摒弃掉那种“媒约之言”、“门第相当”等旧婚姻原则的约束,代之以
“知情知趣”、“忠厚志诚”等新标准。比如《警世通言》卷29《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的李莺莺,就表露出这种新的思想性格特点。她在爱情的追求中热情主动、执著大胆而且勇于斗争。在“三言”中,妓女追求婚姻幸福所表现出的执著和抗争精神,也令人为之震动,作者在对她们的不幸遭遇寄以同情,对封建势力、市侩势力进行无情鞭挞之外,对不幸落入风尘的女子还持着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态度。《警世
从“三言”看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