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释经
纲要
云何奉持
如来无所说
是名世界
是名三十二相
受持四句偈等
涕泪悲泣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云何奉持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如来比较功德完毕,须菩提问佛:“这部经应当叫做什么名称?我们应该怎样受持?”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这些法能够使你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生死的彼岸。并没有实在的法,可称为到彼岸,因为众生迷惑的时候,见到有生死轮回;如果解脱了,只见到生死轮回是心如幻如化的变化而已。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好像一个人梦见自己生死了一次,醒来后了知梦中的生死不可得,然而梦中的情景并非什么也没有,在心中的确显现了这个梦,而且你在梦中当时认为是实在的。比如梦里你跟某某人结婚,生了几个孩子,后来就死了。你在梦中以为一切事情是真实的,但是当你醒来的时候,肯定知道是心在作用,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我们现在的种种境界就如在梦中,其实是心所变现出来的。当我们觉悟时就如梦醒,就知道这一切境界是不真实的。如上我所阐释心的变现,所举的原子与月球的比喻,你们应该了解心与物质互相为因缘,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属于谁的,互相的重重因果,造成这种业力因缘、因果。在这业力因果的变化中,我们的心分别这是境界、那是心。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当众生有同样的业,见到同样的境界,就互相印证大家没看错,认为其中有真实的东西。其实,现实中的境界与梦里的境界同是心在作用,你却认为梦的境界是迷惑、假的。佛说你清醒的境界也是迷惑的、假的,同是幻化的生死大梦。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金刚经》告诉我们:“这一切梦幻的生死境界中,无人我等四相,心不要住在梦幻的六根境界,要在梦幻里无住生心,从中觉悟此心本具金刚般若波罗蜜。”如果你认为有实实在在的修行、解脱生死的道路可行,那就是迷惑了。所以佛说,并没有实在的般若波罗蜜,此是心的变化,里面没有实体的事物。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前一句经文说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就是金刚智,任何有生灭的智慧皆非金刚智,在此以金刚的不坏性来形容般若智慧,其实就是指法界光明智慧,法界就是心,它本具智慧,不从修得,所以如金刚不可破坏。
金刚经讲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