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单要表演,还要和社会发生关系
在上世纪90年代中,进念?二十面体艺术总监荣念曾开始带领剧团与传统的艺术团体、文化机构,及一些戏曲演员们交流合作,举办创作工作坊。他强调辩证思维,并以舞台为交流平台,致力于探索当代与传统如何结合。于1997年他开创“一桌二椅”计划,广邀不同地区和文化传统的知名艺术家以及年轻剧场工作者,共同探索戏剧,策划、制作及导演的作品超过百部,分别在欧美亚的城市作演出。2002年时荣念曾创作了《弗洛伊德寻找中国情与事》,此后又陆续创作了《实验中国传统三部曲》,即《挑滑车》、《荒山泪》和《夜奔》。2008年凭《荒山泪》,荣念曾于国际剧协主办的Music Theatre NOW比赛中夺得殊荣。
笔者因为论文关系与荣念曾多有交流,曾在香港、南京、柏林等地数次访谈荣导。应《南风窗》之邀,于2015年11月11日午后,在上海巴黎春天酒店,笔者再次访谈来沪参加会议的荣导。此次约谈的重点是2015年由香港进念?二十面体策划,于南京举办的朱缳艺术节之前世今生,也是为了解在《实验传统三部曲》脉络下荣导与南京青年昆曲演员们的合作方法。
每次访谈荣念曾,这位笑起来像龙猫的老人家总会和我分享一些很独特的思维、提问的方法,本次他和笔者分享了他为青年昆曲演员们增权的方法:通过教学、合作、实验剧场帮助青年们拓展视野、打破框框,以学问及跨越强化自己的生存应变能力。从看到看见,从听到听见,引导青年们细致地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真正从演员走向艺术家。朱缳艺术节办了5年,于青年演员们而言,重点不仅仅在于最后的艺术节作品展演本身,更是整个学习、合作的过程。而且,朱?Q艺术节不仅致力于为青年昆曲人增权,促成演员到艺术家转变,同时促成了东京与南京两个城市的合作。朱?q连结东京与南京
《南风窗》:荣老师好,朱?q是亚洲濒临绝种的珍贵鸟类,?似仙鹤,双翼在阳光下飞翔时透显朱色。因其是日本皇室的代号,因此成为国家领导人访日时送给日本的礼物。你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你这几年推动朱?q艺术节的策划理念和整个艺术节发展过程么?
荣念曾:我想想噢。朱?q这个概念是世博会开始的。世博会的时候,日本馆请我做导演,给了我一个题目,是关于朱?q。朱?q是快绝种的鸟,中国2000年时曾送了一对给日本,日本就很努力地培养,在左渡岛,大概100多只吧。他请我去了之后,问我要不要考虑用这个作为题材。我就说我们将日本的传统表演艺术和中国的传统表演艺术衔接在一起吧。对方又问我想用哪里的表演艺术家,我建议用南京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东京和南京的关系。我想很多事情,这个结应该是解开来,而不是越拉越紧。日本政府那边就同意了。
大概14个昆曲年轻演员和我排这个戏,戏里面其实是两个演员,但每天要做十几场,非常累。于是我们就分为abcdef组。这个戏基本是关于环保的,演了六七千场,总共约400多万观众。对昆剧来说,是从来没有过这么多观众的。所以南京昆剧团非常关注这个合作项目。但我更关心的是,为时6个月的演出之后,我和这些演员说,我们看到朱?q的问题,它绝种了,是环境的关系。所以呢,用心培养出来之后,这些鸟准备怎么去处理?是不是关笼子里让人家欣赏,还是要放回到大自然,再去寻找怎么平衡这个大自然?传统表演艺术家就像朱?q一样,一培养出来之后放在笼子里让人欣赏呢,还是他自己有一个作用?即作为一个艺术家与社会有
不单要表演,还要和社会发生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