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俗文化“失语”.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俗文化“失语”
摘要:主流意识形态改变了民俗主题公园的立意初衷,民俗元素的病态嵌入,使其成为具有病变表征的游离于地景、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之外的民俗符号综合体。整体构架的形散,造成的后果是作为核心要素的民俗文化的功能丧失,民俗主题公园成了形神俱失的皮囊。它正沿着“畸形”轨迹盲目探索着。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主题公园;“失语”;异变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①它是社会中下层民众共同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及生产劳作规律的外化反应,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文化认同及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民俗主题公园正是民俗连续体传衍至当代加入的新元素。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民俗文化村建成开放至今,民俗主题公园已有30余载的发展历程,它已成为改善民众旅游体验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经济客体。然而民俗文化千百年的传承所积淀的深厚底蕴,绝非民俗主题公园如此短暂历程所能深刻展现出来的。受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强弱;投资者利益导向;大众低位的审美观等因素影响,民俗主题公园正以民俗元素的病态嵌入方式构筑着一个地区以民俗促经济的
“宏伟蓝图”。
民俗元素在民俗主题公园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同质性元素的非均衡选择
“人们要求环境张力的紧张,是其在有序平庸生活中的自我激励与反抗。”②游客离开原生环境到民俗主题公园中感知体验正是受其特有地域文化原始张力的吸引。然而游客对某地民俗的了解多是通过对流行性、符号化的大众民俗元素既存联想经验获得。投资方为了迎合游客的“联想”,在民俗元素的选取上倾向于社会认知度高、易于商业化操作且视听感官刺激强烈的成分。使其被贴上隐性的“主流”与“非主流”的标签。
笔者在咸阳礼泉县袁家民俗村实地走访中对这种不均衡的选取方式深有感触。秦腔和弦板腔在2006年同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艺术表演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然而在此境遇却天差地壤。由本村所属的袁家投资公司出资修建的人民剧团是集秦腔演员日常训练、生活食宿、专业演出于一体的独立秦腔文化空间。秦腔剧团有剧员几十人,袁家投资公司定期从咸阳、西安等地聘请秦腔表演艺术家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现已成为一支专业素养高且颇具影响力的秦腔剧团。随着影响的加大,周边县市乃至河南、甘肃等二、三级客源市场的演出订单纷至沓来,剧团可以获取可观的演出费用来维持剧员的生计及正常运作。而弦板腔在村中则呈现“失语”的状态,展演空间仅十数尺的简易、破旧的露天台架;区位条件差,远离游客视线焦点,不易被感知。据年逾七十的弦板腔演奏者描述:弦板腔原是一种皮影和戏曲共时性表演的戏曲形式,但受空间所限,皮影道具无法正常摆放,只好忍痛弃之。且由于经费不足,除三位古稀之年的老者外再无他人热衷于弦板腔
“事业”。
这种脱节式的应用造成民俗的极化,正极的“主流”民俗事项因过渡商业操作将丧失更多民俗性,而负极的“非主流”民俗事项则错失文化再生产的二次发展机遇,以古董的姿态沉寂下去。民俗元素在民俗主题公园中共融共生、相互因应的整体架构被拆离。
二、原生态复合元素的“单元式”移植表达
民俗主题公园多是异地、

民俗文化“失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jmvg9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