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籍军团的中国小伙
傅晨原本是一名中国职员,现在是法国外籍军团的一名普通士兵。但在微博军事迷当中,“战斗在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不折不扣的风云人物,粉丝有4万多名,颇受中国媒体关注。
超过180年历史的法国外籍军团,现在成员来自100多个国家
在巴黎的一家小餐馆,傅晨乘了3个多小时的火车从800公里外的马赛赶来与我见面。一米八七的大个子,肤色和发型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当兵的。
从天津商学院毕业后,傅晨找了份外贸的工作,每天跑港口、看装箱、发邮件,应酬很多却运动很少。2010年3月,傅晨办了学生签证来到法国,6月,加入法国外籍军团。
法国外籍军团始建于1831年,是当时的国王路易?菲利普为了解决国内兵员不足而创建。在此后180多年里,军团出镜率极高。屏幕上的精英部队,让一些军事迷趋之若鹜。但每年多达数万人报名,其实是另有原因。“绝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法国国籍。”傅晨一字一顿地说。以前,军团士兵服役3年后,可以申请加入法国国籍,如今需服役满5年后才能申请。军团成员来自100多个国家,最多的是罗马尼亚人和马达加斯加人。
外籍军团每个月都招人,数百名报名者经过体能测试、笔试、面试等层层筛选,留下50来人,换上军装送到偏僻处进行封闭训练。一般军队新训期是3个月,外籍军团要花4个月。报考军团的,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农民、装修工人、卡车司机
……很多人没上过学,初中学历就不错了。傅晨那期50多位新人中,只有他和一位捷克人上过大学。新训开始后,每周都会有人主动离开,“举手说不干了,签个字,隔天就可以把你送走”。
来的原因各异,走的理由却差不离。傅晨说,很多人觉得换上军装如何风光,但很快发现军团生活枯燥乏味。每天睡不了四五个小时,除了训练,还有各种惩罚,而且是一人犯错全体受罚。4个月后,50来人只留下了30人。傅晨签下了服役5年的合同书。
严酷的训练,无止境的劳动
傅晨所在部队的基地以前在奥朗日,不久前搬到了尼姆。对他在外籍军团的军旅生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通宵定向越野。那天早晨5点,他们才在地图上找到所有的点标,接着又重装在野外徒步走了近百公里。回来后,教官却鞋都不让脱就命令全体擦装备。
另一次进行铁道式攀登训练。在垂直的岩壁上行进,1小时后,石壁和铁把手滚烫;3小时后汗水湿透全身,胳膊暴起皮来……
真正让外籍军团士兵跌落现实生活的,是无止境的劳动――到仓库里当搬运工,去马场当马夫,在营地里当清洁工。
外籍军团最著名的标志,是白色高顶军帽,他们的军歌也是《白帽子之歌》。在法国一战、二战纪念仪式等各大场合,外籍军团常作为仪仗队。军团要求士兵的衬衫上要有14条用熨斗熨出来的线,其长度与间隔都要控制到以毫米为单位,要是熨歪了就得重新返工。傅晨当新兵时的纪录是3天3夜没合眼,现在他一般半小时就能熨好。
如果不小心犯错,譬如丢了面罩、弄坏夜视仪等,写检讨也会被逼得发疯。一张A4纸,上下左右留白都有规定,得拿着尺比着一个字一个字写。最变态的是“红绿版”,第一个字母用红笔写,第二个用绿笔,依次类推。一个字母写错了,要撕掉重来。“就是为了不让你睡觉。”
在马里战场4个月,死亡威胁如影随形
2014年7月,法国外籍军团一名士官在马里执勤时,遭遇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身亡。这是法军2013年以来出兵马里阵亡的第9名军人。
位于西非
法国外籍军团的中国小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