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
埃米?迈尔斯在19世纪90年代制作了自己的娃娃屋,她复活了在一栋维多利亚式建筑中度过的童年生活。当时的艾米已经不是一个小女孩,她30多岁与同样未婚的姐姐在肯辛顿一起生活。在这栋娃娃屋中,她重建她的婴儿房和她妈妈的优雅客厅,深情沉浸在19世纪60年代的氛围中,当时她作为家中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在伦敦北部的一栋维多利亚式的啊大房子里。
现在艾米的娃娃屋,作为洞察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庭生活的窗口出现在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童年博物馆的展览:“生活在娃娃屋”上,该展览通过 12个娃娃屋(从乡村豪宅、乔治王时代的别墅到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主义房子)和12个故事展现了三百年的家庭生活变迁史。
微缩建筑内的完美人生
一般来说孩子们进了博物馆要么在追逐打闹,要么感到乏味沉闷,但是如果他们走进维多利亚与艾伯特童年博物馆,就像来到一个游乐场,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小玩意儿会让小朋友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在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童年博物馆的墙上,写着这样一段话:若不曾与幻想游戏,就不会有具创造性的作品诞生。想象力的游戏带给我们的恩惠是无法估量的。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这句话精确描述了游戏对童年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的所有展出品分为组合玩具、衣物、娃娃屋、益智游戏、机械游戏、木偶、童年用品、儿童家具等十几类,囊括了从17世纪到当代,你能想到的与儿童相关的所有物品。其中很有名的藏品是伊丽莎白女王的6岁生日礼物
――一套过家家玩偶屋,外表看起来只是一栋普通的两层英式民居,白色墙面,茅草屋顶,原型是温莎城堡里的一栋房子。但其实,内里有乾坤。两层楼的模型只有一只手提箱大小,屋里物件都是微缩品,但厉害在全部物品都按比例缩小了,包括厨房的厨具刀具,更夸张的是,里面的电磁炉真的可以烧水煮饭,微型烤箱也是能用的,连水龙头都能流出水来!
不只是皇家才有娃娃屋,最开始娃娃屋之所以被称为娃娃屋不是因为它们的目标受众是小孩子,而是因为它们的规模。在欧洲,微雕技术16至17世纪初起源于德国和荷兰。一开始娃娃屋有不同的风格,德国人喜欢模仿真正的沿街建筑。而荷兰人更愿意建造一种理想中的小房子,有着不切实际的橱柜、门或窗帘。
已知最早的娃娃屋出现在1557年,这座微型建筑被称为慕尼黑娃娃屋,属于巴伐利亚公爵阿尔贝五世,阿尔贝是文物和艺术品的热情收藏家,慕尼黑娃娃屋是其藏品之一。这座娃娃屋毁于1674年的一场大火,在维多利亚与艾伯特童年博物馆的娃娃屋展览上,最早的娃娃屋是建造于1673年的纽伦堡娃娃屋,这栋娃娃屋与慕尼黑的前辈截然不同,阿尔贝公爵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其毕生的目标是在巴伐利亚恢复天主教传统和权利。而纽伦堡娃娃屋的两个窗口之间贴着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照片。
一开始娃娃屋有着说教的目的,用来教育年轻妇女成为妻子之后的管家之道。一个名叫安娜的女人于1631年建造了娃娃屋,对参观的女孩收取入场费,安娜写道:
“睁大眼看着,学习将来你们怎么生活...看看你的周围,看看你的身后,到处看看,看看这几百件东西是如何展示,如何使用的。也许正是因此,挪威戏剧家易卜生才把他描述娜拉女性意识觉醒的戏剧称为《玩偶之家》,其对娜拉家的描写也像是娃娃屋一般舒服雅致。地上铺着地毯,墙上挂着版画,书橱里放满精装书籍,什锦架上摆着瓷器和小古玩,还有靠墙摆着的那架钢琴,尤其是那三个鲜花似活泼
玩偶之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