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
厦门大学校内的校史馆是展示校情校史与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弘扬“四种精神”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厦门大学校史馆设在厦门大学的发祥地——群贤楼一楼,陈嘉庚纪念堂楼下
嘉庚风格的校园建筑,这种风格前后经历了全面西方样式向富有闽南特色地域建筑样式的转变,直至形成不土不洋、中西混合的独特、新奇的建筑形态。这就是注重闽南式大屋顶与外廊建筑式样西式的巧妙结合,以斜屋面、红瓦、拱门、圆柱、连廊、大台阶为基本特征。
群贤楼平面呈“T”字形,建筑面积2593平方米。前廊式布局,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中部屋顶为双翘脊重檐歇山顶,两翼为双翘脊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红色机平瓦。山墙及屋檐下有闽南传统的灰雕泥塑及木雕垂花装饰。各楼之间以双坡顶木廊相连。
厦门大学嘉庚风格的校园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与空间特征。
建于20世纪20年代
校史馆共有六个展室。整个校史馆共有展板100多个,近千张照片、图表,配以凝练的文字,全面反映了厦大建校85周年来的办学历程和成就。展示内容分“南强春秋”、“英才摇篮”、“科研重镇”、“走向世界”、“展望未来”五个部分。“
“南强春秋”重点展示厦大建校85周年来的历史沿革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对厦大的关心和支持;
“英才摇篮”通过大量照片展现了厦大各个时期的学科特色、教学成就和人才培养规模;
“科研重镇”用系列数据展示了厦大历年来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不断增强的科研实力,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所取得的成效。
厦大校史馆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