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常用的四大投资理念
安德烈·布殊,瑞士人,交易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一个具有高尚人格和坚强毅力的前辈。1942年,布殊出生于瑞士中部,十一岁时由于不慎触电而导致失明近3年之久,在视力恢复后发奋读书,进入瑞士日内瓦大学学习,获得瑞士——美国学生交流项目的全额奖学金资助,前往美国新汉普郡的达特茅斯大学进修,并于1965年从经济学专业毕业。之后,他返回日内瓦大学国际研究学院,获得国际政治学MBA学位。毕业后,他进入波士顿银行,很快成为主要的
期权交易员,积累了大量的在期权交易和黄金交易方面的知识。1977年,他开办了属于他自己的期货经纪。1985至1986年,布殊形成了他的电脑交易体系,成为“公式派”代表人物。1987年,布殊用他的经验和方法参加了由BEVERLYHILL交易协会举办的著名的“美国交易冠军杯
”大赛,以5000美元的投资额开始,,这个纪录维持至今无人打破。纵观布殊的经历,笔者发现他最常用的投资理念如下:
交易规则和结构可以改变,人类思维的本质却不会变。如果想要充分利用人类的思维体系,就必须面对一个痛苦的事实:面对充满“变数”的事物,大部分人类的思维方式可能因受到“集体潜意识”(又称为
“集体无意识”)的不可抗力的影响,频繁出现不可思议的偏差。日本哲学与心理大师岸田秀,经过毕生研究也有类似观点:“人类本身是有毛病的动物。”。安德烈巧妙地站在了几乎每一个交易者的对立面,这听上去有些使人难以理喻。在技术分析老手们看来,安德烈所采用的每次出击点都是直面死亡的自杀性方法。为保持这种不可思议的状态,他经常不许别人看见自己的某些举动——在高空驾驶自己的私人飞机,静静地关掉发动机引擎,任其自由落体运动,在接近地面的瞬间再将引擎重新启动,拉升到一定高度后再重复刚才的动作。布殊曾对大陆和香港的记者说:
“1987年,92%的投资者向上看,我拼命地沽出我的合约,但是我不敢和任何人说,因为他们会说我疯了。我做了18年的记录,发现当80%的投资者看好某一方向时,70%它会向相反方向走。”
抛开安德烈的其他技巧不论,单他就期权的使用技巧就足以使我们目瞪口呆。这是布殊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发达的市场国家,期权的交易量远远超过期货市场,几乎每一个场内交易员都在频繁使用这种衍生工具,然而成功的人寥寥无几。安德烈的期权使用次数极少,方法独特但成功率较高。香港著名的
期权大师李家卫在和安德烈交谈后,对此深感震惊,在他的着作中对布殊评价极高。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别是很多投资者都走到了关键一步——90%的投资者都持同一观点,布殊先生就开始行动,利用期权同他们中的几乎每一个人对赌!。因为布殊深知这一点,他从不和任何人交流行情,总是静静地待在办公室。另外要强调一点,布殊从不对期权进行炒作。在他看来,期权是非常时期的投资手段。
“公式”二字,在投资界是最具争议性的话题,很多国内期货的从业人员认为它们简直一无是处。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很多对冲基金经理们编写的供自己操盘专用的的程序化交易系统公式,更是被世界各国的大学教授们指责为
“制造市场不安定因素的根源”,因为很多交易系统往往在关键性的时刻突然发出与大多数投资者思路相悖的“止损”和“反向开仓”讯号,导致事态更加恶化,例如1987年10月19日股灾、2001年9·11之后的熊市、2004年10月份LME铜价的崩盘。布殊是典型的心理派和公式派的代表型人物,他发明的系统技术取向法为他赚取了巨额财富。他设计的包括市场警告和循环讯号类公式共计10套,每套成功率为65%,许多人或许会对这样的成功率不以为然。但是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向投资者提示两点:第一,
期权常用的四大投资理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