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红白喜事倡俭示范点申报材料
近年来,岳新乡以“红白喜事倡俭”活动为抓手,
倡树文明新风尚、净化乡风民风,取得了扎实成效。XX年2月,新华社以“人情负担少了,家乡民俗变了”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网、《廉政瞭望》等多家网络媒体进行了转载。XX年11月,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等新闻媒体再次对我乡“红白喜事倡俭”进行宣传报道。
一、基本情况
岳新乡地处国道319公路沿线,距安岳县城15公里,,辖11个行政村, 1个独立居民小组,总人口16530人。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余元。XX年前,岳新乡各类宴请名头多达10余种,很多人情支出占据家庭年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人情债”曾经是我乡村民的重负。为了改变这种风气,XX年6月,岳新乡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我乡新田村试点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引导村民养成文明简朴的新风气,反对大操大办、攀比送礼和铺张浪费。此后,各种宴请逐步减少,红白喜事理事会的工作也得到大多数村民的拥护。XX年6月,我乡在新田村试点的基础上将“红白喜事倡俭”在全乡进行扩面宣传,XX年10月,此项活动在岳新乡全面铺开。
二、主要做法
领导重视,成立领导小组
岳新乡高度重视“红白喜事倡俭”活动,成立了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乡人大主席,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各村联系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乡人大主席任办公室主任,各驻村干部、村干部为成员,具体负责“红白喜事倡俭”活动开展。
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村“两委”组织各村民小组长、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抵制人情歪风,提倡新风尚”倡导会,认真探讨“红白喜事倡俭”目的和意义,深刻认识抵制“人情歪风”的必要性。再以院坝会、恳谈会、广播、会议、宣传画、展板等形式在村民中广泛宣传倡导,让“红白喜事倡俭”在党员群众中达成共识。
以身作则,引领社会风尚。一是各村党员干部在操办自己或亲属婚丧嫁娶、生日纪念等事宜中崇尚节约,倡导新风,带头签订了《节俭操办红白喜事承诺书》,自觉抵制大摆宴席、天价彩礼等恶习陋俗,举办简朴的仪式。二是率先垂范,尚俭戒奢,自觉反对铺张浪费,在人情往来上不跟风攀比,重礼节、轻礼金,梳理健康的人情关,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三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动员家属及亲朋好友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成立理事会,引导理性消费。各村以“四好村”创建为契机,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建立健全《红白喜事理事会章程》,明确红白喜事理事会的权利和义务,争取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村民办酒席时由红白理事会牵头服务,确保群众能得到实惠,最终实现农村红白喜事节俭倡廉新风尚形成。
建章立制,规范宴请行为。村两委在强化宣传的基础上,将倡导主题纳入《村规民约》内容中,宣传引导村民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自觉抵制盲目攀比、铺张浪费、跟风宴请,提倡宴请酒席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对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婚事提倡新办俭办、丧事提倡厚养薄葬,尽量不请客、少请客,不送礼、不收礼,尽量控制宴请规模。提倡寿星年满60岁以上且整十岁超过5桌经乡食安办批准后才举办寿宴。满月宴、升学宴、入伍宴、生日宴、谢师宴、购车宴等,原则上提倡不办,即使办都只能仅限亲属间
乡镇红白喜事倡俭示范点申报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