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德论文爱在事业爱在奉献
古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说法,今天教师的职业蕴涵更加丰富,细化。教师的意义被注入了新的内容,融入的是责任、创新与博爱。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八卦庙小学的闫钦安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践行者。闫钦安,56岁,教龄34年,小学高级教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教学语文兼班主任。他严于律己,注重身教,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育人责任感,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实现着一个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
一、用高尚的师德诠释教师的本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在闫老师的工作总结中说:“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还说,“师德中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认真备课、上课;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抛开一切名利;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的大厦。”闫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远离名利的他把全部的追求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他赢得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和家长的赞许,他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把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
二、用爱的心泉塑造每位学生的心灵。
在师生交往中,他的善解人意,开朗随和使学生都非常愿意亲近他,并乐于接受他的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他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他也非常善于使用赏识教育方法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学习习惯,他是严厉的师长;在课余,为了能和学生真诚沟通与他们平等相处,他们又是坦诚相见的朋友。闫老师觉得,每个学生都具备潜能,而潜能是同人的品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除了教学外,闫老师更多的是用理想、行为来教育学生;除了成绩之外,闫老师更多的是用言行、品格来评价学生,这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师生沟通日记"是他坚持多年的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已成为他的个人特色。多少次其他教师已经下班而闫老师却还在教室里给孩子们写回信,经常看到闫老师回家总是拎着一个大兜子,多数都是需要给孩子们写回信和评语的日记和作文。每次学校检查闫老师的日记或作文后,都会为之感动好长时间。下面我摘录几则他给学生沟通日记上写的话,共同来体会一下他对学生的爱。2007年5月16日他写给张超的话:"现在是十一点十分,我坐在台灯前,给你,我心爱的学生写我的心里话。张超,这两周你怎么了?学习松懈作业拖拉,字迹歪扭。开学初那个好学勤勉的张超去了哪里?在登学习之颠的旅程中,你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退却,那迎接你的又怎么可能会是站在山顶饱览美景的结果呢?你知道吗,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在别人遇难而退的时候,选择了进,人的一生与历史长河相比,真的只是一瞬。我一直有这样一种想法,我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那就好好活一回,活的比别人好,活出别样的精彩来,你也可以做到的。因为我爱你!我期待你的长大!"
还有一次他写给李刚健的话:"昨晚,我感冒,鼻塞、喉痛、咳嗽,还伴有高烧。离开学校时,已经是六点。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不是因为我赶着回家,也不是因为我已经支持不住了,而是我的心中唯有一个念头----去新开的图书城,给我心爱的学生---李刚健,买一本可以激起他心底深处力量的书。于是,出租车直抵书城。我在传记类书柜前来回了四五次,也终未找到我想要的书,正当失望之际,突然在畅销类队伍里找到了一本薄薄却厚重的书---《伟大的励志书》,我异常高兴,当即买下。在回家的路上,我又不不免忧心,他会因读了这本书而有所震撼吗?但转念一想,应该会的,因为他知道老师和父母期待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因为,李刚健是不会让人小看的,是吗?"后来就是由于这段话和这本薄薄的书,给了孩子鼓励和启发,带给孩子极大的改变,使得家长流着泪来到学校表达自己的感激。
在学校没有要求教师家访之前,闫老师就经常去家访。他说:“家访是教师工作的延伸,是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是了解学生真实生活的镜子。每位家长都渴望他们的孩子成材,但他们的认识、观点、教育方法却不都是正确的,也需要老师去和他们沟通。”例如他班的张耀鹏同学XX年以前,经常惹事打架,不听课,对学习没有兴趣,本班学生都怕他,孩子们的家长经常找到班主任来告状,班主任工作非常棘手。闫老师通过家访得知原来他的父母教育方法也是极其粗暴,只要孩子犯错就是一顿暴打,与孩子缺少沟通,并认为“孩子吗,只要不偷不抢就是好的。学习不
小学师德论文 爱在事业 爱在奉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