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百问(连载四)
作为近年来对人类城市发展关注和探索的一个进程,“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俨然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目前众多部委与城市都在指导、规划与建设智慧城市系统,不过,从整体上来看,智慧城市在国内外均没有成功的案例,真正要实现城市几十至几百个系统整合后形成的综合分析应用体系,显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各界也并没有就此形成准确、统一、科学的认识。那么如何深入认识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和需求,及其所呈现的特征和存在的价值,也显得尤为迫切。
18、如何认识城市建设现状与需求
(1)智慧城市建设现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
其实,从字面意义上说,智慧城市似乎有些神秘、抽象,但它的一些智能功能单项应用却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如市民卡、校园通、手机银行、电子政务等,都早已在一些城市推广应用。
在未来,生病不用住院,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监控器让医生了解到病人的血压、心脏、脉搏等情况,交通流量大时可提前疏导,河流被污染时可马上发现排污口等,人们可以用手机移动接收和发送关于城市生活的一切信息,看病、上班、出差、休闲部变得方便轻松。人类的大量活动足不出户在网上即可办理,将大幅减轻交通压力,等等。
(2)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当前,“城市病”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不得不应对的挑战,更是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而“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也正是与当前城市的需求发展不谋而合。
其实,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实现更高效、节能的信息化水平,新一代城市的意义在于城市设施变得吏加“聪明”,通过采用和分析居民的信息更懂得居民的衣食住行,在投其所好进行优质市政建设的同时,开发新的商务模式,再服务于城市居民。
由于智慧城市理念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城市病的良好机遇,因此该理念自提出以来,即得到国内外城市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行动。截至2013年9月,我国已有300余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应用也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尤其在交通、医疗、物流等领域,各类信息应用单项系统已逐步成熟。
可以看到,智慧城市将充分借助发挥物联网、云计算、传感网等信息化手段的优势,通过提高政府综合管理水平、建设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城市形态。
19如何认识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
(1)智慧城市属性特征。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一切行政活动的终极目标都是最高效地提高市民的福祉水平。如果说企业经营的理念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那么城市经营的理念就应当是以最小的市民负担获取最大的市民福祉”,日本神户市长宫崎辰雄在他的《城市的经营》书中如是说。
如何以最小的市民负担获取做大的市民福祉呢?就是要以人为本,将创新的城市经营理念和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有效融合起来,对关系民生的核心领域进行有步骤、有重点的战略投资。用智慧的方法处理好当前的交通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
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百问(连载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