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年级语文下册 新月集(二首)—对岸2教案 北师大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月集(二首)—《对岸》
教学设计思路:
这首散文诗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师先简介作者,给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集体诵读全诗;然后,针对课后的练习题进行分析探究,让学生理解、把握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代表作。
2. 把握全诗的抒情线索。
(二) 过程与方法:
1. 集体诵读全诗,配乐分节朗诵本诗,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 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抒情线索,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热爱母亲,眷恋故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2. 把握诗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 把握“妈妈,如果您不在意……”这句话在全诗中的作用。
2. 把握诗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
教学结构与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投影显示:泰戈尔的图片(见图片集锦),“泰戈尔明媚和忧郁”、(图文)及生平资料(见文本素材《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的这首散文诗,语言质朴,笔触平和,但在质朴中却蕴涵着很高的艺术和思想境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泰戈尔的《对岸》。
二、讲授新课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和诗集《新月集》、《吉檀迦利》等。
(二)整体把握
1. 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选派代表,诵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教师提示朗诵时应注意感情和语调的把握,并评点哪个小组诵读的比较好。
,并讨论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第一句,它告诉我们什么? 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2)“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描绘中寄予了“我”怎样的感情?
(3)文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对岸”的几幅画面? 几幅画面的内容分别又是什么?
(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问题探究
1. 如何理解第一句,它告诉我们什么? 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句写了儿童的一种心理,写了一种渴望和向往。其中“渴想”二字实为文章文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 “我”想象中的“对岸”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描绘中寄予了“我”怎样的感情?
“我”想象中的“对岸”是恬美神奇的乐土。人们在那里耕耘、放牧,各种飞禽走兽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栖息生长,连长草在月光下也呈现出异彩。在这令人神往的景象的描绘之中,寄寓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3. 文中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对岸”的几幅画面? 几幅画面的内容分别又是什么?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对岸”的三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是淳朴无华的农庄田园。
第二幅画面是恬美神奇的乐土,体现出对儿童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那野鹜、芦苇、水鸟、竹鸡、
长草等等。
第三幅画面

五年级语文下册 新月集(二首)—对岸2教案 北师大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zw466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