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南黄花梨历史渊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木中黄金:海南黄花梨的历史渊源
黄花梨是我们传统家具中所运用的名贵木材,上海亦称为“老花梨”,广州称为“降香”,心材色泽由浅黄至黄色,纹理美观有香味。其在植物学上的学称号为“降香黄檀”,我国海南岛有此树木,当地人称为“海南檀”,据《广州植物志》记载:“海南岛物产……为森林植物,喜生于山谷阴湿之地,木材颇佳,边材色淡,质略疏楹,心材色红褐,坚硬,纹理精致美丽,适于雕琢和家具之用……本植物海南原称花梨木,但此名与广东木材商所称为花梨木的另一种植物混杂,故新拟此名(即海南檀)以别之。”黄花梨木因其纹理美观,色泽艳丽,是明清以来制造家具的良材。传世的古典家具中,多有以黄花梨木制成的家具,这些家具,以其外型端庄大方、线条坦率流利成为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
黄花梨在历史上曾有过“花榈”、“花梨”、“花黎”等不同称谓,古代的许多文献资料关于这种木材的纹理特征及产地都有着明白的记载,如唐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明初王佑增订《格古要论》记载:“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心爱,花粗而淡者低。”
在明人顾芥所著《海槎余录》里提到“花梨木、鸡翅木、土苏木皆产于黎山中,取之必由黎人。”可知,黄花梨产于海南岛深处的黎山,多由黎族人开采砍伐。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榈木拾遗”一条中提出:“(榈木)[时珍曰]木性坚,紫红色。亦有花纹者,谓之花榈木,可作器皿、扇骨诸物。俗作花梨,误矣。”李时珍以为有花纹的榈木,谓之花榈木,平常众口广传的“花梨”说法为误传,而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当时这种所谓误传的“花梨”之名已成为明代民间关于黄花梨商定俗成的固定称谓。
在明人严以简所著的《殊域周咨录。卷七。南蛮。占城》里记叙了占城国的土特产,其中有:“檀香、柏木、烧碎香、花梨木”。
清人李调元的《南越笔记》卷七也记载位于今越南的“占城”向明廷进贡花梨:“占城,本古越裳氏界。洪武二年,其主阿答阿首遣其臣虎都蛮来朝贡,其物有乌木、苏木、花梨木等。”《南越笔记》卷十三又记载:“花榈色紫红,微香。其文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花狸。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琼州志’云,花梨木产崖州昌化陵水。”
《广东新语》卷二十五记载:“海南文木。有曰花榈者。色紫红微香。其文有鬼面者心爱。以多如狸斑。又名花狸。老者文拳曲。嫩者文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坚理密致。价尤重。常常寄生树上。黎人方能识取。产文昌陵水者。与降真香相似。”
另外,在我国古代史料中,也有将黄花梨称之为“花黎”的,如宋赵汝适所撰的《诸番志》卷下提到了“花黎木”:“海南,汉朱崖、儋耳也。……四郡凡十一县,悉隶广南。西路环拱黎母山,黎獠蟠踞其中,有生黎、熟黎之别。土产沉香……青桂木、花黎木、海梅脂之属。”
清人程秉剑的《琼州杂事诗》里以七言诗的方式对海南岛的物产中止了概括,其中有一句诗特意提到了“花黎木”:“花黎龙骨与香楠,良贾工操术四三。争似海中求饮木,茶禅如向赵州参。”诗下有注解却将花黎写成“花梨”:“花梨、龙骨、香楠皆海南木之珍者”。
综上所述,今天我们所说的黄花梨在我国古代有“花榈”、“花梨”、“花黎”等多种称谓,在有关记叙这种木材的史料中,产于我载占了绝大

海南黄花梨历史渊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53214894
  • 文件大小4.53 MB
  • 时间2018-08-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