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西方现代表现主义大师的埃贡・席勒,在其短暂的生命旅程中,为我们留下
了很多具有鲜明个性的绘画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那个时代人的普遍的精神
情感打动了无数人。洗练敏感、大胆狂放、游动流畅的线条,筋骨毕现的造型,
棱角分明的结构,大胆简略的构图形成了席勒作品独特的个人面貌。尤其是他
的构图方法和构图理念,是形成作品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重要原因,也值得我们
在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中所学勒
构图形式中国画表现语言
表现主义艺术创作
Abstrat
Egon Schiele,Grandmaster of
Moda'n Expressionism left many distinctive
paintings
during his short life spirit and affections ofordinary people in that time shown in
his paintings
moved
numberless sensitive,blod,farouche and sleek contours,
outlines with clear musics and bones,sharp—edged structures,blod and position
are unique charateristics of his unique ideas
and
method position are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his paintings give
US
a
strong visual
al e
also
something that we
can
leam fro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Key words:
Egon position style,expression language,Expressionism,artistic creation
II
埃贡・席勒的构图形式对我创作的启示
引言
我在南师艺术硕士学习期间,侧重于对中国人物画构图及表现语言的研习与思
考。一方面努力解读优秀的传统中国画精神内涵,另一方面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创作。
在此期间,我开始更多地关注起西方现代大师的作品,试图从中找到并提炼出有益于
我在中国画创作实践的成份。于是,表现主义分离派大师埃贡・席勒的作品逐渐进入
了我的视野并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他独特的构图形式启发了我的人物画创作。而由
这种独特形式形成的强烈的画面视觉效果,引发我对这样一位西方现代大师的艺术思
想和对这种构图形式进行更深一步的解读。
第一章传统中国人物画的构图形式
一传统中国人物画构图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我国早期人物画构图主要着重于物象的再现。由于受技法的限制,采用的是类似
剪影的方式将人物、山水、花鸟、建筑等物象元素进行画面布局,对构图中的对比、
均衡等因素考虑较少,如战国帛画、人物水陆攻战图、汉画像石画像砖等。在顾恺之
提出“以形写神”的思想后,至唐宋,人物画追求的是主客观相结合的“尚理求真”
思想,构图开始讲求叙事性,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敦煌壁画和墓室壁画、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由于采用散点透视法,画面物象元素以类似连环画的
形式加以展开。宋元以后,文人画开始兴起,为了追求“潇散简远”的意境,除了宗
教造像外,人物在画面中已经不占主要位置,只是山水的一个点缀,画面则日渐疏朗,
与西方人物画以人物为主体的构图形式大不相同。这与中国文人画追求的“借物喻志"
“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关;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前者表达的是对自然的崇尚
与尊敬,后者则是对作为主体的情感抒写。明清以后,绘画构图基本上是遵循并发展
了宋元文人画的特点,并使这种特点达到了极致。民国以后,由徐悲鸿等一批留洋画
家带回了西方绘画新的理念,在构图上逐渐借鉴了西方以人物为主体的方法。并结合
传统文人画构图注重疏密对比、讲求抒情意境的表述。由此,中国人物画开始形成新
的面貌。
二传统中国画构图理论的发展
晋代顾恺之在《画评》中将构图称做“置陈布势’’,形容对画面构图的巧妙剪裁、
探求像军事上置陈布势那样来处理,为通达绘画的变化而应讲求章法布局。南齐谢赫
在《六法论》中提出“经营位置"一法。郭熙在山水画上首先提出的“三远法"中对
仰观俯察、远取近求的视觉典型程式的追求。在《石涛画语录》中,石涛则
埃贡·席勒构图形式对我创作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