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解小微企业困局:细分小与微
小微企业规模虽小,但在中国晋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中,却功不可没。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的成长。尽管如此,小微企业的处境却是内外交困,不容乐观。
2013年2月,《民生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北、上、广等城市,小微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开户难”困境。
也正因此,如何帮扶小微企业走出发展中的困境,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百度“小微企业”,相关的信息就有300多万条,更有各种论点的交锋和讨论。
这些亦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这其中包括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他的身份很多,最新的是全者采访获悉,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今年将提交多份提案,其中一份就是关注小微企业现状。
“福耀从小微企业发展而来,我深知小微企业奋斗的甘苦,也一直关注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曹德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拟定帮助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时,注意从厘定细分小与微的区别着手,以利于帮扶政策的实施一步到位。
重要作用
曹德旺看来,大、中、小、微企业在一个以国家为经济体的产业链上分工,大企业负责提供初级产品与装备,为小、中企业提供原辅材料。中小企业负责二次加工,变成民需产品,小微企业的分工是疏散、分配、流通以及各种服务,扮演着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角色。“也可以这样更形象地比喻,小微企业是大中型企业的推销员。”曹德旺表示,它们无处不在,遍布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从这一角度上讲,小微并不微小。试想,如果小微们纷纷生病或者消失,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产业链将出现什么大问题?“蝴蝶效应”或许不期而至。
数据显示,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提供了85%的城乡就业岗位,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
实践证明,小微企业的密集程度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小微企业越发达的地区,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就越高。
需强调的是,小微企业发展有助于培养民营大企业的崛起,这一点,曹德旺深有体会。
他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形成的民营五百强企业超过90%是由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这些企业有的成为地方骨干企业,有的成为国际知名企业,如华为、吉利、福耀、力帆等等。
面临“五难”
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小微企业作用明显,但其地位与作用明显不对称。
在地方政府普遍的“抓大放小”、“税收贡献是衡量企业的硬道理”
等经济发展思路之下,小微企业在各种生产资料的获得上也受到了严重挤压。
比如说融资难,曹德旺调研发现,小微企业由于体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缺乏有效抵押物和担保、资金虽有需求但总量又不大,这些“先天不足”的因素,往往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融资难,使得小微企业难以壮大及时刻面临资金链风险。而生产难与招工难则让小微企业可能面临生存危险。
倘若工业原材料上涨,小微工业企业由于订单议价能力低,难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嫁成本压力,也难以通过技术革新、大幅提升生产效能等管理创新模式来消化成本压力,最终可能造成亏损。
曹德旺调研发现,由于规模小,社会地位低,效益是依市场景况而定,因此小微企业要招工,必须付出比市场更高的代
全国政协委员、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解小微企业困局:细分小与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