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doc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
近年来,“情商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有研究者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情商因素远远大于智商因素。而所谓情商,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标。主要是指人的信心、人的恒心、人的毅力、人的耐力、人的抗挫力以及合作精神等等一系列与人素质有关的反映程度。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是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美术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情商因素
美术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这是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决定的。“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中。”(见《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第一篇,第2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在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艺术作品,体验人类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的陶冶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需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过程。
在美术教育教学及美术活动中,影响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情商因素包括:学生对作品艺术氛围的心理倾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辨析能力和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进行艺术的心理适应能力和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的处世能力,这些情商因素始终影响着学生个人素质的形成。
二、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实施情商教育
审美教育最富于情感色彩,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因此,学校美术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把审美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
,引导学生反思自我,形成正确的情感。学生到了中学阶段,由于人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剧烈的变化,表现出的问题也较多:如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自以为是,缺乏爱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追求物质享受,不思进取;不能抵制诱惑,明知故犯;缺乏恒心,有始无终等等。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美术作品的社会功能(即美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理想和情感体验。如在介绍19世纪法国农民画家米勒作品时,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师问:米勒笔下的农民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答:衣衫褴褛,生活艰辛、贫困。
师问:他们有没有对当时的社会充满怨恨,对生活失去信心?
生答:没有,他们依然辛勤劳作,对生活充满希望。
师引申:其实,米勒本人跟他笔下的农民一样,生活艰辛,作品也得不到时人的认可。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首先摆正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先是农民,然后是艺术家。他以朴实无华的笔调描绘自己的生活,表达他对农民的崇敬、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他的这种农民情结,让后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动容,从而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对照画家,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对待生活

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