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长城歌谣
教学内容
围绕“唱长城,颂祖国”这一主题,安排了演唱三首与长城有关的歌曲,以及听赏与长城有关的一首乐曲片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通过学唱歌曲《长城谣》,了解旧时人民的苦难生活,并且与歌曲《长城放鸽》进行比较,感受不同时代同一题材的歌曲所展示的生活面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演唱歌曲时注意唱好二声部的音高、音准,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歌曲的情绪进而选择适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演唱。
3:通过学唱歌曲《孟姜女哭长城》,了解长城的历史和关于长城的传说等,学会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
4:听赏乐曲《长城随想》,通过讲解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二胡协奏曲的演奏风格,同时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进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能用自制乐器为乐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长城的历史,演唱、欣赏与长城有关的歌曲和乐曲,从而达到以音乐陶冶爱国主义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美好河山,以及为祖国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的爱国热情。
分析教材内容:
《长城放鸽》是一首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改编为合唱曲后被广泛地使用在各类型的合唱比赛中。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整理队伍进入课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新学期寄望:
1、教学内容与安排和重大节日
2、复习上学期的一些歌曲:
三、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长城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导入:教师吟诵《长城谣》的歌词: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长城是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城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可见万里长城万里长啊!但是在解放前的战争时期生活,在长城内外的百姓又过着怎么的生活呢?
1、感受歌曲:播放歌曲《长城谣》,听完歌曲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苍凉、暗淡、悲伤、悲壮)
2、学习新歌(约30分钟)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A、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视唱曲谱。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约5分钟)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三、总结、下课
6、课后延伸。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长城的资料及传说故事。
· 介绍长城建筑的各个朝代。
· 说一说长城都跨过了哪些省市。
· 了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 介绍长城景点“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
· 谈谈你对长城的感受。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孟姜女哭长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复习歌曲《长城谣》
二、学唱歌曲《孟姜女哭长城》
1、故事导入
教师提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都有那些吗?中国有什么景点是属于七大奇迹的?导出“长城”话题,继而提问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2、听听唱唱
播放歌曲《孟姜女哭长城》,让学生欣赏一遍歌曲,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可提示学生注意旋律音阶的特点,请学生随着伴奏音乐唱唱歌曲的旋律,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五声音阶的特点。
3、唱唱说说
播放歌曲《孟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