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歌的暗示性.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学语言的暗示性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唐司空图语)
《谒金门》
北宋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栏杆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思考:诗人是任何写出独处深闺的女子春心萌动的微妙情态。
七种含蓄方式:之一借物见意,意在言外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诗人运用比兴,借孤桐言志抒怀,表达了正直向上、虚心扎实、愈穷弥坚和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把思想感情寄寓在鲜明的审美形象之中,抒情显得生动形象、含蓄隽永。
之二: 侧面落笔,宛曲达意
高适《除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第三句用衬托手法,落笔对方,不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婉转深曲。
之三:层层布景,亦景亦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些诗句句写景,但情寓景中
杜牧《秋夕》
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
萧萧楚客帆,暮入寒江雨。
诗写阴云密布,落叶飘飞,片帆孤舟,寒江暮雨,而旅途凄寂之感,寓含景中。有远韵,有余味。
四、反笔见妙,曲折见意 “反笔”和正笔相反,是指构思从反面切入,将人的思想情感置于与环境相反的状态,表意曲折而有情致,体现了“睹影知竿”之妙。
唐彦谦《小院》
小院无人夜,烟斜月转明。
清宵易惆怅,不必有离情。
此诗抒写离情,前三句层层渲染、蓄势,第四句却从反面写来,以“反”见“正”,深刻地表现了离情的郁积难遗。用笔深曲,妙在含蓄。
之五:以景结情,情韵悠长诗歌在抒情议论时,戛然而止,转而以景作结,或以景衬情或情寓景中,就可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元稹西归(其二)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结句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诗人归途中的兴奋喜悦之情,自从景中传出,情韵悠长,神余言外。
之六:点到为止,欲露还藏 诗忌露忌尽,所谓“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下语三分,不说到尽,留有“空白”,自然会引发读者的思索想象,诗也就耐人寻味

诗歌的暗示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联系
  • 文件大小417 KB
  • 时间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