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中药包外敷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眩晕中药包外敷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已经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全身治疗, 银杏叶片,2片/次,3次/d,颈部眩晕中药包外敷治疗;对照组:银杏叶片,2片/次,3次/d,氟桂利嗪5 mg,1次/晚。经过2 w治疗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缓解眩晕的例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P=<)。结论眩晕中药包外敷治疗颈性眩晕症效果显著。
关键词:颈性眩晕;眩晕中药包外敷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症,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颈椎病发病率比较高,可发于任何年龄,尤其是白领人群,更是呈年轻化的趋势。笔者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采用眩晕中药包外敷疗法治疗的颈型眩晕4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90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30~68岁。病程3个月~11年,我们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1]。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推关节骨质增生。④除外耳源性及眼源性眩晕。⑤除外椎动脉I段(即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颈椎动脉Ⅲ段(即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⑥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
,2片/次,3次/d,颈部眩晕中药包外敷治疗;对照组:银杏叶片,2片/次,3次/d,氟桂利嗪5 mg/次,1次/晚。
:准备杜仲、菖蒲、葛根、远志、磁石、珍珠母、桑寄生、川牛膝、合欢皮各120 g,艾草、天麻、菊花各30 g,细辛30 g,加工为粗末,再加少量盐一起缝入白布袋中,用微波炉加热,加热时将微波炉调至中火档,加热2~3 min取出后热敷颈部15~30 min即可,早晚各1次,期间可用神灯在药包上照射,14 d为1疗程。
,听音乐,放松心情。实施热敷时先试温,随时注意观察皮肤变化,以防烫伤。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中规定的疗效标准。显效:眩晕、肢麻等主要症状消失,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70%有效:眩晕、肢麻等主要症状减轻,可以正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指数
≥30%;无效:眩晕、肢麻无改善,≤30%。
,,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χ2检验,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P<。
2结果
治疗组45例,显效29
眩晕中药包外敷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