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的极简丰义
罗伯特?雷曼
永远的白色
TIPS 极简导出的安静并非空无一物
节制但充满存在感的极简主义艺术,需要一种十分安静的环境,才能充分释放它们的能量。如果你不能感受到它们的魅力,也许是你的心不够安静,而让你的心不够安静的原因,也许是你的居住环境太过嘈杂。合适极简主义艺术的空间,最好除了生活必需,基本没有任何一点多余的繁缛装饰,呈现出一种“清心寡欲”的状态,就好比进行了身体和心灵的净化。在这样一种“场域”,你可以与极简主义艺术对话了。
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缘起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一项艺术运动,是抽象艺术走向极致的一种表现。极简主义的形式以直线、几何为主,其观念从艺术延伸至建筑、设计、音乐等领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对于极简主义艺术,人们通常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具象写实是一种技术活儿,抽象表现是一种激情流露,而极简主义是徒有虚名的。尽管有一些极简主义艺术家过于擅长理论,作品空洞,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极简主义作品,是形而上思考与强大执行能力的完美结合,包括对材质的敏感把控,对比例和结构的精密计算和对任何微小细节的精湛处理。
当下国际拍卖市场上,极简主义时期的作品一直是热点之一,说明其地位在经过长期积淀后,呈现出公允的客观评价。以其卓尔不群的纯粹感,极简主义艺术为现代主义走向终结抒写了一个完美句号。
2014年11月,苏富比拍卖行在美国纽约拍卖一幅罗伯特?雷曼(RobertRyman)创作于1961年的画作《无题》,估价高达1500万至2000万美元()。消息一出,引发了大规模讨论。有人认为这样的评估简直就是疯狂。拍卖行一方面承认“对于收藏家而言,极简主义的单色绘画并非是人人都能欣赏”,另一方面又表示“对于破纪录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雷曼的作品价值长期以来被低估了。”
这种对于极简主义艺术的矛盾心理十分具有代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纽约和巴黎两大城市为中心,抽象艺术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到了六七十年代,抽象艺术集中体现为极简主义,罗伯特?雷曼就是此一时期的代表艺术家。
罗伯特?雷曼出生于1930年。雷曼大学读的是理科,然后又读了一年师范学院。1953年,他为了音乐梦想来到纽约,结果音乐家没当成,他去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当保安,一干就是七年。在当保安期间,他开始了漫长的单色调绘画实验,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白色绘画的多样性探索,他的画面,尽管从远处看是一整片简单的白色,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张画面上厚厚的白色颜料,有着十分丰富的肌理效果,而白色下面,也有着不易察觉的层次。
曾经有过一个雷曼展览,在白色的墙上挂了20余幅白色的作品,观众走进的好像是一个空的展厅。然而不同于一般徒有观念的极简主义绘画,雷曼的画面总是充满了由各种笔触带来的丰富视觉阅读体验,因而成为不少画家眼里的“画家”。
雷曼现今已是85岁高龄。在西方艺术界,他被视作单色画、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的重要人物。这个当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保安,日后却有28幅作品被该博物馆收藏!
艾格尼?马丁
网格画家
TIPS 如何将极简主义艺术融入空间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最初由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现在已经成为设计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极简主义艺术融入空
屋子里的极简丰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