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促民族教育文化育国家栋梁
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是教育部和北京市培养西藏内地高中学生的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北京市新课程改革样本校,北京市“翱翔计划”课程基地校,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试验项目校。学校2011年8月招收了首批西藏学生46名,2012年招收第二批西藏生45人,2013年招收52人,成为北京市承办内地西藏散插班人数最多的高中校。今年46名藏生参加北京市高考取得突出成绩,全部被重点大学录取。学校的西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北京市及西藏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管理到位
学校在“希望与生命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凝练出“给希望创造腾飞的翅膀、力量、蓝色的天空”的办学思想。而从学生培养目标上,学校要把西藏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品德)+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专业特长(结合地域特色、我校特点,一生一特长)+创新精神(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人才。
为确保西藏内高班建设,北京市各级领导和燕山工委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在西藏班到来之后,市领导多次走进燕化附中解决困难,问寒问暖,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西藏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地方政府领导也亲临我校关心西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燕山工委办事处成立内地西藏班燕山协调工作小组,该小组自成立后多次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学校在建设西藏班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培训先行,投石问路。从2010年3月学校被选为西藏内高班散插校开始,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以校长马熙玲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配备了专门人员,做到分工细致、职责明确。随后多次到西藏中学、八十中等学校参观学习,积极参加市教委组织的相关培训。学校先后邀请西藏中学校长等民族教育专家来校做培训,一系列的培训使得迎接第一批西藏生到来的工作顺利完成。西藏教育厅领导也多次到学校指导工作。学校通过外请专家和校内持续培训,在坚持“混合编班”的原则下,汉藏孩子们也逐渐相融相助“一家亲”。
干部选拔,择优选用。管理西藏班责任重大,2011年6月-7月,全校动员,开展了“扬三敢精神”的岗位竞聘活动。经过全校教职工公投等一系列环节,最终选出了西藏部管理主任、副主任各一人。其中西藏管理部张主任曾在新疆工作多年,对民族团结问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度,一接手藏生工作便干得有声有色。
管理到位,无缝对接。为做好藏生管理,学生还未报到,学校就已经提前制定并印刷《北京市燕化附中藏生管理手册》,对学生文明礼仪、日常学习生活、外出活动、安全预案、相关岗位职责等与藏生息息相关的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并逐渐修订完善。学校一方面做好了安全预案,预防偶发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确保不出现一例问题事件。
对藏生,学校不仅有规范的管理,更多的是人文的关怀。尊重藏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杜绝伤害藏族学生感情的事件、言行发生,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做好藏族学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向西藏教育厅申请了西藏管理教师,专门负责西藏班学生日常管理,与藏生谈心,关心藏生的身心健康,并安排心理老师定期给藏生做心理辅导。到了节假日,校领导和各部门领导都要与藏生共进晚餐,并深入学生宿舍,看望慰问留校的西藏学生。
二、构建民族教育课程,培养未来建设人才
北师大燕化附中承接西藏内高班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利用学校的
希望促民族教育文化育国家栋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