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文化节志愿者助交通活动资料
新时期的洛阳,以:“包容开放、创业创新、实干争先、负重奋进。”的洛阳精神,全体洛阳人正努力把洛阳打造成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现代化都市。
随着“千年帝都神韵,满城国色天香。”口号的唱响,中国洛阳第三十届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大幕在四月的洛城拉开大幕。随着洛阳牡丹文化节晋级为国家级节会,洛阳牡丹已经成为洛阳乃至河南的一张靓丽的国际名片。
作为一名洛阳人,我们为家乡有如此的成就而分外骄傲和自豪。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东道主,为来洛的每一位游客提供热情的服务。展现我们洛阳人的风采,树立洛阳城的美好形象!
接到“万名自愿者助交通”的活动通知,我们抓住这绝好的契机,深入领会活动精神,挖掘活动的内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把这次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体会志愿者精神内涵的教育平台,借此丰富学校德育文化。
学习志愿者的精神内涵。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志愿者的来历。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都要做什么事情。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让每位学生都认识志愿者的精神内涵。结合学校长期开展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把这种精神带回家,小手拉着大手;让学生把这种精神带回社区,我们手拉手。
认真组织好此次“万名志愿者助交通”活动。
在以上两项活动的基础上,全体师生的参与热情被充分发动起来。在报名活动中,就连一年级的小同学也积极报名,可能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但是从他们的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美好的种子。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最终决定:学校领导班子带队,从高年级中挑选部分同学,由班主任老师带领走上街头。采用流动执勤和定点服务的形式开展活动。
一顶顶小黄帽,一杆杆印着“文明出行”“魅力洛阳”的小旗,成为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
固定服务站的内容更加丰富,地图、宣传资料、茶水、急救箱、针线包等等物品整齐有序的摆放在服务台上。学生们提前熟悉各种资料,遇到问路的旅客,学生们迅速在地图上指示位置,讲解乘车路线。细心地孩子们在茶水上也是下足了功夫,他们准备了热水和凉水。老年人一般需要热水,当孩子们流着汗水的笑脸,叫着“爷爷、奶奶”递上一杯杯热水时,很多老人掏出纸巾擦去孩子们脸上的汗水。
由于天气较热,一个在流动执勤的孩子有点中
洛阳牡丹文化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