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审美特征研究
——以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例
摘要:海南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借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大力发展海南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可以让旅游者在体验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
关键词: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
民俗文化旅游是以真实地展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人类生活风貌为主要内容,以及观赏物态化的民俗文化旅游形象的一种特色旅游方式。黎族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其价值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的体现出来,具有黎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了海南旅游业的主打项目。民俗文化旅游能够将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现代生活、民俗活动体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所以我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海南具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黎苗两民族的民俗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具有非常良好的开发前景。接下来我们将以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例,对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审美特征进行研究。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整个景区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原甘什岭黎村、第二部分:原神秘雨林、第三部分:原生态苗寨。我们将重点研究第一部分。
进入景区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犹如倒扣的船只一样的建筑,这就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船形屋。船形屋是黎族典型的传统民居,因为它的形状酷似一只倒扣在地上的船而得名。船形屋是黎族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制造而成的,它是黎族人民传统文化中的结晶,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再往前走我们就会看一些黎族老人为游客重现黎族织锦的过程,黎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黎族传统织锦是黎族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黎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黎锦的制作技艺和它所承载的文化可以说是黎族文化中的精华,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黎族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他们的音乐和舞蹈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景区内的大型实景演出就体现出来,黎族的歌舞主要源于生活,生动的体现出了黎族人们劳动、游戏等场景。优美的歌声与打击乐和喊声相互交融,场面十分欢快,体现了黎族人民无忧无虑的生活。
黎族民间传统乐器是黎族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乐器大多取材于大自然,散发着浓浓的原始生活气息,黎族歌舞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竹木器乐都没有乐谱,大量的歌谣、舞蹈等黎族文化的精华,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到了现在,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黎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是大米,但是食用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将适量的米和水装进竹筒,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时剖开竹筒取出饭的竹筒饭。黎族男女善长狩猎、捕捞,所以山珍海味也是他们桌上的美味,黎族人民把多余的兽肉熏干保存以便日后食用。
黎族具有极其悠久的酿酒历史,黎族人热情大方好酒、好客,经常以酒来招待客人,所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黎族最好的酒是山兰酒,山栏酒被称为“黎族的茅台”,是用山兰糯米酿制而成。饮用时,用一根通孔的细竹管插入酒坛,轮流吸酒。
黎族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海南黎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审美特征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