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与扬子江
作者介绍
陈衡哲()笔名莎菲,原籍湖南衡山,
生在江苏武进。幼年在亲友辅导下读书。1911年到上海,进
爱国女校。1914年考入清华学堂留学生班,成为清华选送公
费留美的女大学生之一。 留美期间、先在纽约瓦沙女子大学攻读西洋史,兼修西
洋文学,191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进芝加哥大学继续深
造,1920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回国,
先后在北大、川大、东南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一度居香港
和南方各省。 1917年创作了白话短篇小说《一日》,以“莎菲”的笔名
发表于《留美学生季报》。回国后又陆续写白话小说在《新
青年》发表。这些作品,后结集为短篇小说集《小雨点》。
另写有散文100余篇,自己从中精选了52篇,编为《衡哲散
文集》。解放后,曾任上海政协委员。
运河:是人工开挖用于通航的河。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是在公元前4000年由西亚美索不达来亚人开挖的运河。
中国开凿运河也很早,广西灵渠凿成于公元前214年,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公元610年前后,隋朝又开凿了长达千余公里的大运河,连接黄河长江,兼有航运和灌溉之利。其规模之宏大,堪称世界古代运河工程之最。大运河在元朝时已从大都(北京)通到南方的杭州,全长2400公里。公元984年修浚大运河时,为暂调节水位,修了两座水闸,是世界最早的水闸。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中间由南到北,流经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和天津市,全长2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是世界上人工挖掘的一条最长的河流。有意思的是,人们常说“水有源,树有根”“百川东到海”,而京杭大运河却跟公路、铁路一样,不存在源头,是两端互为首尾,并且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于1881年在救国工程师雷赛主持下开始修建。他破产后,由美洋和大西洋,通航后,两洋之间的航线可缩短11000至14500公里。
运河与扬子江(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