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1课,最苦与最乐.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导入、交流
导入:我记得小时侯,常听爷爷说:“他们小时候,一年要能吃上一餐肉,那算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而如今很多人在很多时候却为减肥而发愁。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乐的事吗?
交流:把你生活中认为最苦的事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担,把你生活中最乐的事讲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下来,让我们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本文作者: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作品合编为
《饮冰室全集》。
①契( )约②揽( ) ③悲天悯( )人

lǎn
mǐn
注音
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师生探究
速读全文。(自由的诵读)
读完后告诉老师:
⑴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⑵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 ⑶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 ⑷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 5 )(1— 2 ) (3— 4 )(分--总)
逐层分析。
首先看最苦的部分(即1、2自然段)
①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是最苦的事?
[不是]
②那他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③ a、为什么说贫困不苦?b 、为什么说失意不苦? C、为什么老、死也不算最苦呢?
④看第二自然段:作者进一步推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
负责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个人是这样,家庭、社会、国家也是如此。]
人生没有苦痛别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更重的了。
从这足见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
未了责任
⑤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

对事的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
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再来看最乐的部分(即3、4自然段)
①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
[——尽了责任]
②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真可畏不可言喻。]
③在此,作者说了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话,它就是——?
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看第四自然段: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
(表面上看他们一辈子在感受苦痛,其实……)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
看第五自然段: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勇于负责不能逃避
责任是逃避不了的
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实话实说
现在生活中的不足
改正的方法和措施

11课,最苦与最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rl21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