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思想教育
浅谈班主任的思想教育
一、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如果班主任从内心里爱护学生,必须首先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敬重她们人格,站在互相平等立场上同他们交往、谈话,在谈话当中去寻找教育机会,班主任只要认真调查研究,弄清楚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好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及时寻找出教育时机,思想教育工作就会主动、积极有效。重要的是对后进生更有利于思想教育。
1、及时捕捉学生“亮点”。尤其是对后进生来说,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一种奋发进取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要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亮点”的出现,应是积极主动地扑捉或创造条件,启发后进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转化后进生的最佳时机。
2、及时选则思想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的时候,班主任要耐心地等待,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这一机会进行思想教育,此时教育学生,它们最容易接受,教育效果最好。如新入班的后进生,他们会在这新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的思想状态,这是转变后进生的最好的机会。因此要提前做好后进生的调查工作,主动地接近他们,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关爱、激励、帮助他们,促使他们把调整自己思想动向变为争取积极进步的实际行动。在后进生经努力仍然不能改掉自己的缺点时,而受到某些同学的歧视时,心灵上会受到创伤。在这时班主任及时地热情的伸出双手关爱和帮助他们,在他们感受到温暖、安慰和鼓励时就会振作起来,那么,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也会得到新的时机。
二、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
对学生一份关爱,再加上扎实努力的工作,与同学建立起了团结、亲密的师生之谊,那么他们有什么想法、要求就会主动找班主任谈心,寻求帮助,同时班主任也深入到他们中间,关心、了解每一个同学,师生关系融洽,严而有格,严而有情,班集体的总体成绩也就会有较大进步。事实证明,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主动的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才真正尽了一个班主任应尽的职责。
1、课堂上要多些微笑。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因此班主任要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这种做法会使班主任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
2、遇事要有耐心。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较突出,那么就需要班主任有耐心,付出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就会欲速不达。班主任要研究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
浅谈班主任的思想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