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赫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赫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 2011-07-01 信息来源:赫山区


(2011年1月8日赫山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是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赫山的关键时期,也是抢抓中部崛起机遇、推进“四化两型”进程、力争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保持我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势头,指导全区有步骤地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实施“产业立区、工业强区、和谐兴区、依法治区”战略,走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不动摇,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大局稳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战略地位大幅提升。随着益阳“东进东接”战略的实施,赫山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益阳被商务部确定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省人民政府正式将东部新区列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五区十八片区之一,东部新区的鱼形山地区被选址为省市共建两型卫星城。这都表明赫山在对接长沙,融入全省区域发展功能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大幅提升,为赫山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末,,“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人均GDP达17200元,%。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4%。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一五”::::。工业保持迅猛发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表明我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一五”,%。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完成土地整治3421公顷,改造、新建大小水利设施13350处,通畅通达工程完成里程1177公里,全区90%以上的行政村已通水泥路。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新建、扩改建道路68条,硬化路面192万平方米,亮化街道52条,绿化覆盖率达30%,自来水普及率达60%;。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到2010年末,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98元,%;消费水平随着收入增加而升级,有力地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与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区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项目分别立项16、17、30项,取得科技成果56项。教育“两基”成果全面巩固,2010年,学龄儿童入学率100%,7-15周岁残疾少儿入学率达到85%以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城镇、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商业体系日臻完善,专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百货商店、宾馆酒店数量大幅增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完善,%以内。
“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不高,生产效率较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压力大。工业经济总量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梯级成长的活力有待提高。第三产业主要依赖传统商贸服务业,新型三产特色不够鲜明,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二是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总体上仍属于粗放型,过多地依赖投资拉动,人才、技术创新等要素贡献不大,信息化带动能力较弱。三是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全区公共财政体系还不够健全。政府投入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城镇配套基础设施还不十分完善。依法行政的力度有待加强。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维护稳定的压力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十二五”

赫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kjafow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