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苹果树腐烂病是由Valsa mali Miyabe & Yamada引起,是危害苹果枝干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在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危害严重,尤其在东亚地区(Sakuma 1990; Uhm and Sohn 1995) 。该病主要危害主干、主枝,导致皮层腐烂,造成死枝、死树,重者毁园,降低苹果的产量、品质,严重危害着苹果产业的发展。19世纪末,苹果树腐烂病首次在日本北海道发生。20世纪初,日本的宫部和山田并将其致病菌定名为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Tanaka1919)。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由三个种类组成,即 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V. malicola Z. Urb 和 V. persoonii(= Leucostompersoonii),而Valsa mali是由V. mali var. mali(Vmm)和 V. mali var. pyri(Vmp)组成,其中Vmm在中国各苹果产区普遍存在,是导致中国苹果腐烂病的主要致病菌(Zang2012,WangXL2011)。
苹果树腐烂病菌属于弱寄生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一般是从伤口侵入已经死亡的皮层组织,但也可从叶痕、果痕和少数皮孔侵入皮层组织,被侵伤口包括修剪伤口、机械伤、冻伤、日灼伤(Willison 1936; Biggs 1989; Kepley and Jacobi 2000; Adams et al. 2006;ChenC 1981)。修剪伤口即剪口,是腐烂病菌侵染的主要途径,由剪口侵染的腐烂病菌潜伏在木质部导管内,当腐烂病菌生长扩展到达韧皮部突破寄主栓皮层才会导致剪口的发病,这也是旧病疤复发和新病疤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一般的化学防治方法很难有效的控制腐烂病的发生和流行(Tamura and Saito 1982;王彩霞2012)。由剪口侵染引起苹果病害的另一重要病菌是苹果轮纹病菌,危害枝干和果实,造成干腐症状。苹果轮纹病菌除从气孔、皮孔侵入外,更容易从伤口侵染,尤其是剪锯口的侵染( 董娟华2009; 1972)。从剪口侵染的轮纹病菌可沿着皮层扩展,形成溃疡斑,造成干腐症状,遇到雨季即可产生大量孢子,为轮纹病的侵染提供了大量菌源(李保华2013;Sutton T B 1981)。
苹果轮纹病最早发生在日本的梨和苹果上,1911年Grossenbacher和Dugga将其定名为Botryosphaeria ribis Dug(Fenner E 1925)。苹果轮纹病不仅可以侵染枝条也可侵染果实,造成同心轮纹烂果症状。随着主栽富士品种的大面积种植,轮纹病的危害不断加重,造成采收前的大量烂果,严重影响了苹果产业发展(陈策1999)。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发展,果实轮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枝干轮纹病日趋加重,而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枝干轮纹病的危害逐渐加重,对中国苹果主产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国立耘2009)。近几年来,中国大面
值推广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结果枝需要不断更新,形成了大量剪口,这为轮纹病菌的侵染提供了重要途径,造成了苹果苗期带菌,严重危害新建果园的发展。
苹果腐烂病和轮纹病均可通过剪口侵染,造成树体发病,严重削弱树势。目前,对这两种病菌从剪口侵染的相关机理了解很少,生产上还没有有效的防控措施。本研究以剪口的侵染为突破口,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露温、露时对腐烂病菌和轮纹病菌侵染剪口的影响以及温度对腐烂病菌在木质部内的扩展的影响,为深入了解剪口处腐烂病菌和轮纹病菌的侵染规律和枝干病害的防控提供依据和参考。
材料和方法
病原菌及孢子繁殖
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于(时间)采自(地点),通过切取病健交界处的病组织转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获得腐烂病菌。,自菌落边缘打取菌丝的头部转入PDA中,获得单菌丝分离菌株,编号为LXS080901。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ATMT)将携带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基因(hph)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基因(gfp)转入腐烂病菌,获得转化子LXS080901-16。经离体和活体的接种试验,转化子LXS080901-16和LXS080901在苹果枝干上都能导致典型的腐烂病症状,二者的致病性无差异,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没有差异。
接种前,将在4°C冰箱中保存菌种取出,接种于PDA培养基中,25°C黑暗培养3天,取菌落边缘直径5mm新鲜菌饼,接种于大麦粒培养基(带壳大麦粒清水浸泡2h,称取70g,加入30ml 6%的蜂蜜水和1%的蛋白胨,高压蒸汽灭菌1h),25°C恒温箱中培养15天,大麦粒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取产生分生孢子器的大麦粒,转入含有1%琼脂的直径为9cm
苹果树腐烂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